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台灣歷史課綱涉大是大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0-12-26 00:13:47


 
  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與實踐

  1994年李登輝發表與司馬遼太郎的談話,那是一篇準備改變教育政策的指導方針,李藉著談話的形式加以宣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改革“大中國”思想的歷史教育,因為歷史教育牽涉到“國家認同”乃至國族認同問題。三年之後,教育部即把國中的台灣史從中國史課程中分出來,台灣史教科書單獨一冊,叫做“認識台灣”,當時由杜正勝主持;杜正勝杜撰了一個所謂“同心圓史觀”,主張中學歷史教學由近及遠,先講台灣史、再講中國史、然後講世界史。他本來是想建立一個“理論”,再根據這個“理論”來實施台灣史與中國史的切割,後來2000年民進黨執政,他就不跟你談甚麼理論,要這麼做就這麼做了,任你如何反對也沒有用!從此國中(初中)的歷史課程就確定把台灣史從中國史中分離了出來,單獨一冊,與中國史切開來。這也是高中歷史“95暫綱”及“98課綱”的最大特色。

  所謂“95暫綱”就是民國95學年(2006學年)暫時實施,因為“九年一貫”課程畢業生要銜接高中課程時,發現沒有新的高中課程可以銜接,於是就用舊課程接國中新課程一年,趕快再訂一個“95暫綱”暫時實施。這個“95暫綱”完全繼承國中“認識台灣”課程的精神,把高中台灣史單獨成一冊,五千年的中國史也縮減為一冊。

  造成嚴重的“國家認同”問題

  “95暫綱”本來還要把明朝以後的中國歷史都列為世界史,實在是講不通。

  例如:如果明朝以後的歷史列為世界史,那末《四庫全書》是中國人的東西還是外國人的東西?後來“95暫綱”歷史科課綱修訂小組召集人張元遭“立法委員”質詢後辭職、由私立逢甲大學教授周樑楷接任,周樑楷略加“微調”即迅速於2004年11月9日在教育部網路上公布,三天後就開公聽會。11月13日在台北舉辦的那一場,我去參加本想談課綱問題;但是當時發言的人約有4分之3都不談課綱問題。例如第一個發言者說“我們‘台灣國’的同胞們,我們的歷史被國民黨騙了50年……”,有個小學老師發言說,10年前我問小朋友你們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大家都說是中國人;我現在再問,沒有一個人講是中國人了,通通說我們是台灣人。發言者大都說了些類似這樣的話,我寫了一篇《課綱公聽會?群眾運動大會?》短文,記載這次公聽會簡單的過程,刊在2004年12月14日《聯合報》“民意論壇”,算是留下記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與海峽兩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