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李家泉:海峽兩岸關係中若干往事的回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30 00:30:10  


 
  這以後,有一段時間我對李的情緒有緩和,當然與兩岸形勢有關,也與我的某種幻想有關。有兩件事:一是李登輝還未卸職時,我就曾以許多人都知道的筆名“魏大業”名義,在台灣報紙上發表了一個“小建議”,希望李能以“農業專家”身份申請至大陸訪問,並可借機在北京大學發表專業講演,相信這篇文章李一定會看到。

  二是,我的已故好友方生,與我一起在1996年第二次訪台時,我曾建議他以“台大老同學”身份拜訪李登輝,也有想爭取李之意。方生原名陳實,曾在台大農學院與李是同校好友,當時李是以“進步學生”面貌出現的。在李的推薦下方生後來接替了李的“學生會主席”一職,那時兩人關係還算不錯。在我們快離開台灣時果然接到李對方的口頭回信,說這一次來不及了,下次有機會再見面。大約三年後,方生再去台灣時,李還是接見了他。我們兩人都想爭取李,做李的工作。不過後來的實踐證明,我們自己都太天真了!

  再以後,我和李登輝之間,又有一段“再交鋒,再緩和”的故事:

  從2001年8月,正如上面已經講到的,我曾在香港《大公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肯定和欣賞連戰先生公開講出的三句話:一是,“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二是,“我主張‘本土化’,但‘本土化’不等於‘去中國化’”;三是,“我們是‘中國國民黨’,而不是‘台灣國民黨’”。就這樣,李登輝把我和連戰先生掛勾了,公開招開記者會,說“連戰勾結大陸學者李家泉密謀賣台,並達成三項共識”。台灣《中國時報》當年11月30日,曾以顯著標題刊登了這條新聞。我後來的反駁,也刊登在當年12月上旬的台灣《中國時報》上。這是我與李登輝的又一場鬥爭。這段情節,我在前面談連戰一段時已經談到了,這裡不再多談。這個時候李登輝雖早已卸任,但與中國大陸的敵對情緒仍然強烈。

  慢慢地,李登輝的年歲已越來越大,雖然是不甘寂寞的人,但在政壇上無可避免地也越來越邊緣化了。2007年2月,台灣《壹周刊》登載了一篇對他的專訪,標題為《李登輝:我想訪問大陸》。李在這篇專訪中,的確談了許多“誘人”而又讓人“詫異”的內容。例如,他不僅否認自己是“台獨”,還大批“扁獨”,指他“騙票”、“說謊”、“黑金”,還說了一些大陸和胡錦濤的一些好話,主張“開放中資來台”、“開放陸客來台”,也表示“願意前往大陸訪問”,等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