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李家泉:海峽兩岸關係中若干往事的回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30 00:30:10  


 
  (六)會見國民黨老報人王惕吾

  1995年4月第一次訪台時,在同鄉友人劉國瑞先生推薦下,會見了台灣《聯合報》董事長,國民黨中常委王惕吾先生。推薦者劉國瑞,當時是《聯合報》大陸處負責人、兼任《聯合報》系《經濟日報》社社長,家住安徽廬江縣城,與我同鄉。我在廬江縣城就讀“省立第八中學”時曾經是同校不同班,他比我高一班,先我畢業。當時並不認識,是後來兩岸開始交流往來時,在大陸的同學介紹才認識的,後來他經常返鄉,我們見面往來的機會也多了。在北京的八中同學,如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的朱貴生,部隊裝甲兵系統的項國秀,都是廬江縣人,也是同年畢業的八中同學;還有在北京工作的其他同鄉,每逢劉國瑞夫婦來京時,我們就要趁機聚會一次。

  王惕吾老先生,是台灣“第一報業巨子”,著名的報業界元老。他同時也是國民黨內的元老,黃浦軍校第六期畢業,官至副師長。去台後,棄武從文,長期辦報,是《聯合報》的創辦者、發行人、董事長、兼職甚多,無論報界、政界、軍界,都是頗具影響力的人物。政治上主張統一,反對“台獨”,過去也是堅持反共拒和者。晚年政治態度似有所變化,積極主張放寬大陸政策,發展兩岸民間交流。

  我們見面時,他已經是82歲的老人了,年邁體弱,希望能夠一見我這個從大陸來的學者,實在不容易。我當然也很願意見見這位著名的報界老人。時間是上午11點,午飯前。我們相談約40分鐘。談話不久,出我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他忽然對我說:“我是反共的”。我馬上楞住了,也很感到有點尷尬,心想我是從中國大陸來的,大陸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我也是共產黨人,怎麼當著我面說這樣話呢?就在這個短暫的沉默和對峙的時候,他很快接著補充說:“我說的反共,不是要去推翻共產黨,而是希望共產黨能變得更好,更民主些。”這一下子,我感到輕鬆起來,談話的氣氛也緩和下來了,心想希望共產黨變得更民主,這有什麼不好?民主這個詞,並不是西方世界所專有的,國民黨在大陸,以及後來到台灣,並不比共產黨更民主,而相反,共產黨人起來鬧革命,也正是為了打倒國民黨的專制獨裁政權,從而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的。因為他是國民黨中常委,我當然不好直接這麼說,而是帶著緩和的語氣說:“您這個希望很好。民主政治,這也是現時中國大陸的一個努力方向,相信中國大陸會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去做,未來也一定會比現在更好、更民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