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美關係的四個戰略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6 00:06:23  


 
  第二:錯誤地估算兩國實力 

  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必須同時牢記幾個有些相互對立的概念:中國日益強大,中國具有相當多的弱點;美國有著嚴重的問題,美國仍然十分強大,並且擁有自我更新的巨大能力。如果過分強調任何一項特征,而忽略對其他問題的矯正,都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如果誇大中國目前和在中期內的實力,就會助長有關威脅的看法;這就像低估中國的能力一樣。中國如果對美國的實力加以低估,就可能會造成不謹慎的自信姿態。此外,如果中美兩國不對自己的優缺點做出切合實際的評估,的確也會招致錯誤的估算。 

  在全球範圍內,不僅就絕對數字,而且就人均數字而言,美國都仍然在經濟上占據主導地位,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雖然中國在經濟實力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中國的起步基點很低,在全球GDP中所占的總份額僅僅相當於其大量人口實現均等狀況所需的很小一部分。當然,雖然按照中國在全球GDP中所占的份額目前十分有限,但是它在改革時代中迅速增長,從1978年的0.91%攀升到2009年的6.96%。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所占的份額已從1978年的0.8%上升到2007年的7.7%。中國以意義深遠的速率增加了自己所占的全球份額,儘管無論是就絕對數字還是人均數字而言,它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在保持自己在全球產出中所占的份額方面一直比較成功——無論是與歐盟還是與日本相比,都要成功得多。美國農業部的《國際宏觀經濟數據集》顯示,1969年,歐洲15國占全球GDP的35.78%(處於峰值),而2009年卻僅占27%。日本1982年處於峰值時占全球GDP的11.08%,而2009年則下降到8.69%。與此形成對照,美國的峰值為2002年的30.67%,2009年所占份額為29.26%。 

  然而,美國人對美國相對於中國的地位的看法很悲觀,這可能是不應當的,儘管這種地位有所下降。 

  本文的結論是,有關美國衰敗的言論是誇大其詞,儘管對美國來說,一項核心挑戰將是在附加值鏈條上保持領先於中國等國的地位。如果在追求高附加值的競賽中領先地位縮小,美國在軍事、經濟和知識方面的主導地位就會逐步下降。 

  談到對中國力量的評估,美國人對中國經濟目前的和未來預期的擴展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國最起碼在今後的20年裡,很可能會繼續高速增長。但儘管如此,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將會在途中遇到很多不確定因素。最大的制約因素之一就是人口:中國的人口正在迅速老齡化。到2040年,與美國人口相比,中國人口將會老得多。更確切地講,2005年,11%的中國人口年齡在60歲以上(美國則為17%);到2050年,中國的這一比例將會增加到33%,而美國則為2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