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國際人才爭奪 中國需作戰略抉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5 08:43:05  


 
  有關專家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科技人才隊伍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整體創新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高層次人才總量相對偏少的問題仍十分突出。 

  從人才相對量上看,我國離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特別是我國還缺乏國際一流的科學大師,缺乏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能力的現代企業家和產業科技人才,也缺乏大批懂得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經營管理人才,這種人才短板將對未來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形成強烈的制約。如果人才瓶頸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我國國家競爭力將長久停留在低級階段,從而在國際競爭格局中長期受制於發達國家。 

  高端人才缺乏狀況已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中國一直在行動。 

  2008年2月,世界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毅然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辭職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受聘為清華大學終身教授,並出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在海內外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施一公說:“普林斯頓大學是美國最適合做研究的地方,從條件上講,如果只從科研角度出發,我沒有必要回清華,我回清華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做科研,我回來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育人。” 

  施一公是近年來我國一項重要的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中第一批被引進的科學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