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國際人才爭奪 中國需作戰略抉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5 08:43:05  


 
  武漢工程大學原副校長桂昭明說,“搖籃搶才”是發達國家常見的引才方略和搶才手段之一。現在,發達國家已不僅僅局限於爭奪現成的人才,而是把人才爭奪戰的目標放在了中小學生身上。他們不僅要尋找人才的苗子,預訂兒童中的天才,甚至還給正在上學的初中生“預付工資”。 

  包括微軟、思科、谷歌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公司均效仿“西屋獎”,在中國創辦了類似的獎項,試圖建立自己的“人才收割機”,將更多的中國高科技人才納入旗下。 

  “中國還缺乏自己的‘西屋獎’。”業內專家表示。最新統計顯示,中國網民人數已突破4億,然而,軟件人才卻嚴重缺失,讓中國的IT企業頗具危機感。像百度這樣快速發展的本土IT企業,往往為吸收不到高技術人才而頭痛。 

  桂昭明認為:“‘搶青苗’現象說明,美國從世界範圍內吸引人才的政策不僅不會改變,而且還會進一步加強。發達國家為化解國內人口急劇減少但人才需求又急劇增加的矛盾,不得不將爭奪發展中國家人才的年齡段提前,而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則是美國吸引未來人才的主要來源國。” 

  中國尋求人才戰略突破 

  專家指出,可以預見,未來數十年內,隨著知識經濟在全球的進一步發展,爭奪高層次人才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在世界人才大戰中,中國雖然不是人才流失比例最高、受害最深的國家,卻是目前世界上數量最大、損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國。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7年全球政治與安全》指出: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截至2008年,中國已經派出近140萬名留學生,居世界之最,而歸國留學人員不到三成,滯留在海外的留學生超過百萬。而美國《科學》雜誌甚至把清華、北大稱為“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