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雷默:北京共識無需修正 中美需共同進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4 14:00:32  


喬舒亞.庫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 美國基辛格研究會執行主席,曾任高盛公司高級顧問、中國清華大學客座教授,迄今為止在美國《時代》周刊上撰寫數十篇封面文章。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時隔六年之後,雷默的名字再次出現在聚光燈下。當年他名噪一時,是與一個概念——“北京共識”密不可分。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2004年5月7日,時任美國《時代》周刊助理執行主編的喬舒亞.庫珀.雷默,在英國《金融時報》上首創“北京共識”概念。他撰寫的題為《北京共識》的報告也隨後在英國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全文發表。

  美國基辛格研究會執行主席、中國清華大學客座教授雷默試圖以“北京共識”取代“華盛頓共識”。後者是美國經濟學家於1989年針對拉美經濟改革提出的,他們給這個地區開出了一個包括金融和貿易自由化、取消政府對企業管制在內的一攬子“藥方”。但其推行後果引發很大爭議。

  “北京共識”則是對中國的崛起和獨特的發展道路的概括,強調中國不是按照“華盛頓共識”的金科玉律發展起來的。雷默認為,中國模式的特點在於:艱苦努力和主動創新,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利益,循序漸進和積聚能量。

  無論贊同與否,雷默的概念創新對於之後中國內外有關“中國模式”的討論起到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推動作用。

  六年後,雷默帶著“共同進化”的又一個新概念,重返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2010年4月19日,在這篇題為《該如何思量中國》的《時代》封面文章中,雷默試圖對奧巴馬如何定位與中國的關係給出自己的建議。

  經歷多年的積累沉澱,這位擅長概括的中國觀察者,對中國的認識發生了哪些變化?這種變化對於國內綿延不絕的“中國模式”之爭又有哪些啟示?
  
  【先驅語錄】

  ★ “北京共識”更符合世界的真實情況,也就是國際社會存在各種差異模式,而非僅有單一模式。

  ★ 西方對中國崛起的關注,就好比在高速路上行駛,如果旁邊不是一輛自行車而是一輛大卡車,你就不得不更留心一些,以確保雙方的安全。

  ★ “共同進化”這個概念從一開始就強調西方應當考慮中國的利益需求,並由此發展出一個框架,既能體諒中國的核心關注,也能很有力地捍衛我們西方自己的利益。

  “北京共識”無需修正
  
  《國際先驅導報》:距離你2004年提出“北京共識”已經幾年時間過去了,你自己認為這個概念過時了嗎?有什麼修正和調整?

  喬舒亞.庫珀.雷默:我真的不認為需要做任何的修正。“北京共識”的核心內容經受了時間的考驗,符合中國發展的現實情況。關鍵問題不在於調整“北京共識”的概念及其內涵,而是應該深入探究到底中國下一步應該怎麼走。我認為,“北京共識”傳達的最重要意義在於,中國的自身發展及其對世界的影響正在從改革階段轉向了另一個階段:改革並創新。

  “改革”的理念是一種組建機制、組織甚至意識形態的非常現代的方法論。它是以既定的框架結構來思考問題的。這是一種線性方法論,認為國家遵循一種線性的發展。

  但是,我們現在應該看得很清楚的是,我們當下的世界正處在一種後現代的進程中,也就是說這個進程超越了線性發展,有時甚至能給個人或國家帶來無法想像的巨變。中國應當遵循這樣的路線。

  中國所面臨的問題無論在規模及複雜性上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所以也沒有什麼現成的解決方案,更無法遵循簡單的線性發展道路。我認為令人鼓舞的是,中國已經採用了一種非線性的發展道路,而且取得了令人驚異的發展成果。洞察到這一點至關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