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綠營媒體制衡台灣政局 有多大力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9 00:40:19  


 
  金恆煒:台灣的媒體不夠專業
  做到中立客觀也很困難

  不只綠營媒體沒專業,藍營媒體也沒有專業。我舉簡單例子,紐約時報文章出來,查證工作最重要,記者寫文章,包括人名、職位,都要經過專業的查證。台灣現有的專業都是靠媒體個人的專業,不是靠報社做你的後盾。

  媒體有新聞和評論,新聞這部分要客觀中立,事實上中立客觀很困難,因為你報導一事件,從哪個角度,報導重點,哪些著重,立場就會顯現。

  台灣媒體固然藍大於綠,台灣公信力只有1%,再多的藍色媒體也只有1%,所以不要以為藍色的媒體影響力很大;藍營媒體多,它的分眾也多;綠營媒體少,它所擁有的觀眾也多。

  盧世祥:媒體報導應該準確、平衡

  基本上我對綠營人士經營媒體,本來就不悲觀,聽了各位的看法,更增加樂觀的層面。雖然媒體經營,特別是報業,面臨惡劣的大環境,台灣報業和綠營也都處於低谷,但對理想性會更堅持。突破困難的果實會更美好。況且,有如前述,藍色執政,綠色媒體,大可發揮。

  其次談到媒體的中立客觀。我比較喜歡用準確、平衡做標準,衡量新聞的品質。新聞公害基金會自二零零二年成立以來,觀察、記錄,甚至批評媒體,這些工作自不為媒體所喜。我們連續六、七年做報紙觀察報告,既為台灣社會留紀錄,也希望促進媒體善盡社會公器的基本職責,不要淪為“公害”或社會亂源。個人從事新聞工作三十多年,深愛這一行,實不願見到台灣媒體淪落至如此不堪的地步。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從準確、平衡的基礎,發展一套指標,包括新聞報導有沒有消息來源、有沒有查證、題文是否相符、是否主觀建構、出錯有無更正等,觀察台灣報紙,記錄烏龍新聞。近年紀錄顯示,偏向綠營的媒體,烏龍新聞比較少,像自由時報烏龍新聞一直最少;前幾年是中時最多,去年蘋果日報最烏龍。但蘋果引進商業機制,每天有更正。我認為,理想上,新聞和言論要區別,綠營媒體就紀錄看來,相對比較準確平衡,這當然也許跟過去八年,綠色執政有一點關係。自由時報最近刊登廣告,強調自己質量都是第一,有數據做基礎。讓烏龍較少,新聞相對準確平衡的報紙成為第一大報,應是台灣社會,特別是新聞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