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綠營媒體制衡台灣政局 有多大力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9 00:40:19  


 
  國際輿論失衡

  國際社會所聽到的台灣社會的聲音在哪裡?很顯然的,很多國際新聞可能不是很用功,甚至因為沒有人在台灣,所以只能翻譯或看一個台灣主要媒體的看法,把它翻譯過去,變成它的意見跟看法,還好還有taipei times、taiwan post等等去作平衡。但是有些人是看中文,看到媒體都是偏一種聲音的時候,會不會有問題?更何況,政府永遠是最強勢的媒體,政府發言一定會報導,馬英九講甚麼,媒體一定會報導。可是反過來講,批判的聲音在哪裡?質疑的聲音在哪裡?

  所以,從台灣政治的失衡、兩岸的失衡,或者所謂國際的失衡來看,台灣的確需要一個不同的媒體,無論是報紙、電視、廣播,都應該出來。其實我是蠻期待自由時報的電視台趕快成立,因為正如東熹講的,三立不是真正綠的話,當然自由也不見得真正綠,可是我覺得多一點這樣的量的平衡,是有必要的。

  媒體的三個功能

  我覺得媒體具有三個功能,雖然我不是媒體專業,但是應該是ABC:

  第一個是設定議程的能力。如果政治人物要利用媒體,他一定要設定議程。從這個地方來看,“玉山午報”或晚報就有這樣一個重要性。台灣的電視台很懶:中午新聞就是讀早報,然後,幾乎下午以後的新聞都是跟著早上,不然就是聯合晚報出來統統就是那些新聞。而星期四一定是星期三晚上一週刊出來以後所有的新聞。所以設定議程就有它的意義存在。但是現在晚報還是缺的,現在只有聯合晚報。

  第二個就是所謂的輿論塑造的能力,這跟設定議程是有關係的。大家知道,謊言講一千遍,就變真話。所以,輿論塑造是有它一定的功能存在。

  第三個就是資訊的提供。這塊應該也是客觀中立媒體應該要有的。

  “玉山午報”有其歷史價值和功能

  台灣的媒體有起來,有倒閉,都在特定的歷史階段扮演過非常重要的任務跟角色,例如,“首都”有它的功能,“自立”有它的功能,台灣日報也有它的功能。所以,“玉山午報”能不能永續經營,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在這個歷史的階段上,它的確有它的功能存在。

  所以我覺得,如果不從一個經營媒體的角度來講,但從一個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來看,從台灣政治發展的過程來看,從兩岸的發展,甚至國際的民主的對台灣的期待來講,台灣媒體的生態的確必須要作一定程度的調整,而綠營人士經營媒體就扮演了那樣一個角色。

  所以,我覺得,民進黨有一個責任,或者說綠營有一個責任,民主化不是只有選舉,民主化還包括媒體的正常化,教育的正常化,等等。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我會非常正面的角度去看這個時間點,綠營人士用各種方式——廣播媒體、平面報紙、電子媒體,去經營媒體。當然,最終還是要由市場的機制來決定,要有專業的經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