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向U.S.News提供了虛假數據,最終被揭發。
盡管如此,依然比不上國內“從上到下”追逐排名的瘋狂勁頭。
在“任何排名中都能够名列前茅,就代表學校質量高”的邏輯裹挾下,一些國內高校靠排行榜成為了高校發展的樣板。甚至有高校考核二級學院院長,將學科國際排名作為重要標准之一,“不達預期就地免職”。
地方視其為人才引進的參考標准,如上海市規定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的留學歸國人員可申請上海戶口,排名參考的標准正是泰晤士、QS、U.S.News和軟科。
就連“雙一流”建設也曾受到國際排行榜的誤導。第一輪“雙一流”建設入選名單的參考標准之一,便是泰晤士、QS、U.S.News、軟科等主流排行榜的排名。此舉引發高校的質疑,教育部在制定後來的“雙一流”建設方案中再未參考國際排行榜。
“國外高校看重的是大學排名有利於品牌運作和招生宣傳,在他們眼中,大學排名更多是一種‘游戲’。而國內高校不僅看重這些,還看重排名與資源分配掛鈎,這導致排名變為辦學‘指揮棒’,變為資源‘競爭’。”周光禮指出。
扭轉“游戲”變“競爭”的局面有兩種方式。
一種方式是學界不斷呼籲的排名與資源分配解綁,解綁後,自然而然會降低高校對排名的關注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