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王朝入室搶劫案,在5年的時間中,經過了一審、二審、再審、提審、重審,讓一個原本並不複雜的刑事案件變得撲朔迷離、疑點重重。9月8日,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區人民法院開庭重審此案,經過長達超過14個小時的審理和控辯雙方的激烈交鋒,北市區人民法院經合議庭合議,最終認定王朝犯有搶劫罪,判處王朝有期徒刑13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並處罰金兩萬元(9月10日《法制日報》)。至此,案件又回復到了原審一審的結果。
有人說王朝案之所以複雜,是因為案件牽動了李剛故事的第二季。李剛是北市區公安局主管刑偵的副局長,有人借用“名人效應”擴大公眾對王朝案的關注度並不奇怪。但為什麼河北省高級法院會對此案發回重審呢?有關報道中稱,“2010年11月22日,河北省高院經提審,認為原判部分事實不清,程序有誤,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這說明王朝案成為“疑案”的一個核心原因在於“事實不清,程序有誤”。
這個理由在整個案件中確實有著很突出的表現。媒體在質疑這個案件的時候提出了案件的一個關鍵物證,現場起獲的有王朝指紋的一瓶洋酒可疑。事實上,這是王朝作案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但就是這個證據當時公安人員在取證的時候存在很多瑕疵。首先,證物描述不清,品牌、形狀、特徵等都沒有清楚的記錄,而這些直接關係到物證的可信度,事後確實就有人以現場提取的酒與作為物證的酒不是同一瓶來否定該物證。其次,酒瓶上的指紋只有一枚,不符合邏輯。第三,鑒定人是兩個人卻只有一個人簽字。這些疑問使得這個關鍵物證的證明力大大降低。經過補充偵查,在重審的時候,這些疑點被一一釋明,特別是公安部的鑒定專家和當時的辦案民警都出庭作證,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大大削减了人們對證據的懷疑。
在整個案件中類似的問題並不只這一個。包括王朝在作案時和作案後手機通話記錄的調取,被害人的口述、報案人的口述,以及辦案民警訊問筆錄記錄的時間等等,都存在著填寫不規範、不準確、隨意性強的問題,從而使這些有瑕疵的證據一旦提交到法庭上很難經得起律師的質詢、公眾的圍觀。這也就是河北省法院撤銷原一審、二審和再審裁判,發回重審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