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朝鮮戰爭期間 中朝高層關係內幕(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6 10:01:14  


 
  7月4日,中國情報總署署長鄒大鵬甚至向羅申講述了如何通過山東半島的港口將北朝鮮軍隊運往南朝鮮,以及如何將中國的軍事專家送到南朝鮮戰場幫助朝鮮人民軍的具體設想。對於中國的建議,斯大林馬上表態支持:“我們認為立即集中9個中國師到中朝邊界是正確的,以便當敵人越過三八線時在朝鮮開展志願軍的行動。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為這些部隊提供空中掩護。”

  此時中國駐朝鮮大使倪志亮還在國內養病,為了保持與朝鮮方面的聯繫,周恩來早在6月30日就臨時改派柴軍武(後改名柴成文)以政務參贊名義去朝鮮。臨行前,周恩來指出:“現在朝鮮人民處在鬥爭的第一線,要向朝鮮同志表示支持,看有什麼事需要我們做,請他們提出來,我們一定盡力去做。保持兩黨兩軍之間的聯繫並及時了解戰場的變化,是當前使館的主要任務。”

  然而,朝鮮領導人卻對中國使館採取了封鎖消息的作法。據柴成文回憶,當他7月10日到達平壤後,金日成給予了很高的禮遇:“今後有什麼事,可以隨時找我”,還指定人民軍總政治局副局長徐輝每天向中國武官介紹一次戰場情況。但不久中國使館便發現,徐輝所談的情況,絕大多數都是朝鮮當晚對外廣播的戰報,而柴也不可能經常見到朝鮮最高領導人。

  對於中國使館提出派副武官到人民軍部隊參觀學習的請求,朝鮮方面則一直拖而不答。在同其他朝方人員的接觸中,柴感到軍事情報對於中國人基本上是個禁區。與此同時,中國軍隊擬派往朝鮮了解情況的參謀團,也遭到拒絕。

  朝鮮暫不考慮請中國援助

  然而,戰事的拖延使中國領導人越來越感到必須做好出兵援朝的準備。8月11日,已經集中在東北的第13兵團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召開了所屬各軍、師幹部會議。高崗在會上充分闡述了準備出國作戰的目的和意義,提出必須主動地、積極地援助朝鮮人民,幫助朝鮮人民解放,使朝鮮成為獨立、民主、統一的國家。

  而最新情報表明,美國決心大規模增加在朝鮮的兵力。中國領導人也直接提醒朝鮮方面對戰爭要做好最壞的準備,儘管沒有明確提出中國出兵的問題,但言外之意是可以領會的。

  毛澤東在8月和9月初兩次接見朝鮮代表李相朝並與之討論戰爭形勢。毛澤東指出人民軍的錯誤在於沒有建立足够的預備隊而是全線平均分配兵力,不去殲滅敵人而只想擊退敵人奪取領土。劉少奇也指出應當讓人民作好戰爭可能曠日持久拖延下去的思想準備。

  對於中國方面的建議,甚至包括蘇聯軍事顧問的警告,朝鮮領導人置若罔聞。究其原因,第一,對戰局的估計過於樂觀。當9月4日柴成文直接向金日成提出戰爭正處於膠著狀態時,他很有信心地說,釜山戰役已經開始,當精幹的突擊部隊上去後,就會打破僵局;當問道美軍有無可能在後方登陸時,金日成肯定地回答:“ 我們估計美軍目前反攻尚不可能,他沒有較大兵力的增援,在我後方港口登陸是困難的。”

  第二,普遍存在著速勝論和冒險主義傾向。柴成文報告說,朝鮮領導人開始沒有考慮到美國出兵,預計一個月結束戰爭。及至美軍參戰後,又提出“八一五前解決問題、8月要成為勝利月”等口號。從動員大批技術工人和學生入伍,以及人力、財力嚴重浪費等情況可以看出,完全是孤注一擲的拼命打算。9月10日,柴成文回國匯報後再次返回平壤,並按照周恩來的指示緊急向金日成報告,希望朝鮮軍隊考慮戰略退卻的問題。金日成的回答是:“我從未考慮過後退。”

  在當時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軍隊及時出動,無論是在後方防禦美軍登陸,還是在釜山前線協助進攻,都會明顯地影響戰局發展。然而,由於中朝雙方對戰爭局勢的判斷和戰略安排存在重大分歧,即使沒有其他的原因(如金日成對中國出兵心存顧忌),朝鮮方面也不會考慮請中國出兵援助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