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小鷹號風波塵埃落定 中美交往是非有公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07 22:51:03  


 
四、中國回擊美國 無損兩國軍事交往

1、面對“政治航母” 中國舉措無可指責
  從小鷹號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幾個規律性問題:一,關于小鷹號事件,顯示出中美軍事部門肯定有不同看法,有糾紛、有摩擦。二,同時充分表明,中美軍事互信基礎脆弱,懷疑大于信任。三,中美的政治矛盾,常常會折射到軍事事件之中。軍事摩擦,也容易成爲政治關係的晴雨錶。

  小鷹號是一艘“政治航母”,1998進駐日本橫須賀港。有網友指出,近年來,它屢屢在中美關係和台海局勢出現情况的關頭,出現在中國領海附近,傳達美國政府的政治意圖。最典型的比如:1998年8月,李登輝發表台獨言論,台海關係再度緊張,在印度洋執勤的小鷹號航母進入南中國海,與星座號航母匯合,美海軍第七艦隊司令多蘭中將宣稱,美國海軍無疑將監視近期台海的局勢。2000年2月,距離臺灣“大選”不到一個月,小鷹號離開母港橫須賀,駛向台海區域,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說,小鷹號進行的是事先排定的出海。2001年4月10日,中美軍機海南相撞後,美國國防部宣布,小鷹號正在南中國海海域巡弋。2002年12月初,就在美軍加緊部署進攻伊拉克時,小鷹號到香港停靠維修。維修後的小鷹號,直接駛往波斯灣海域,參加對巴格達的攻擊。

  小鷹號本來就是針對中國、針對臺灣海峽的問題航母,中國能不保有戒心嗎?在臺灣政局面臨最敏感的關頭,中國最終同意小鷹號進入香港,已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已經是負責任的了。(香港中評網)

2、軍事互信不足 已成中美關係軟肋
  “小鷹號”風波再次表明,中美之間互信增加,實際內心彼此仍存疑慮,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大變數——今年9月胡錦濤在悉尼與布什雙邊會晤,時間超過原定,而議題中不涉及台海,一度被視爲中美已就此達成默契,台海問題不再是阻隔雙邊關係的主要因素。現在看來,過早樂觀了。(英國《獨立報》)

  軍事關係是中美關係最脆弱、最敏感的組成部分;兩國關係趨于穩定時,兩軍關係好轉需要滯後一段時間;兩國關係有任何風吹草動,兩軍關係惡化却馬上就會表現出來。從中美建交後中美軍事交往的歷史印證了這個規律。
 
  理解了這個定律,就不會揣著明白裝糊塗,對小鷹號被拒感到迷惑和不解。小鷹號被拒只是面子問題,而對台軍售和會見達賴,涉及臺灣、西藏等中國核心利益的關切點。好在這場風波已經過去,雙方應當向前著眼:如何加强兩軍戰略互信? (美國《僑報》)

3、無損中美關係 亟待建立軍事熱綫
  儘管美國媒體連日來大肆報道,孔哲文認爲此事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兩軍交往的氣氛,但他不認爲此事會長遠影響中美軍事關係。他說:“這不像EP3海南撞機事件,或者兩國潜艇尷尬地‘面對面’,小鷹號事件對美國沒有真正的軍事威脅。”(美國《華盛頓觀察》)

  前兩天揪住此事不放的五角大樓,實際上已開始放低調門。五角大樓發言人惠特曼周四說:“這是一個不幸的事情,但會過去的。我們期待幷且希望與中國仍保持强勁的軍事關係,這對我們和他們的國家利益都至關重要。”11月28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在美國陸軍作戰學院演講時承認,此事讓他撓頭,但他表示,這說明雙方更需要接觸,共同處理挑戰,而不是因此關上大門。(美國《僑報》)

  12月4日,在小鷹號被拒訪港風波的陰影下,第九次中美防務磋商在華府落幕了。值得慶幸的是,在今年下半年多項中美軍事交流計劃未能如期實施的不利背景下,防務磋商如期、及時舉行,不僅止住了兩軍關係繼續下滑的勢頭,而且爲兩軍加强交往展示了新的前景。12月5日,五角大樓新聞官懷特曼在記者會中表示,這次會議的主要共識就是持續加强兩軍關係,盼在明年初建立華府與北京之間的軍事熱綫電話。長遠來看,中美軍事戰略互信的建立有賴于中國真正成爲全球安全體系的“利益相關者”,這不僅需要中國堅持和平發展,也需要美國真正把中國視作維護全球共同安全的合作夥伴。(香港中評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