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香港和深圳的藝術市場為何差異那麼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30 09:46:38  


 
  相較於香港畫廊的“井噴”,深圳畫廊界卻處於“挖井取水”的階段。在深圳資深畫廊經營人、《中國畫家》雜誌社常務副社長江福全看來,“深圳畫廊還是太過‘小資’了,沒有形成可觀的規模和產業鏈,甚至沒有專門的‘行業協會’”。如果說,香港已經進入了“大鰐進駐、小鰐扎堆”的成熟狀態,對深圳而言,恐怕只有樣板作用而無商業激勵作用。“深圳現在基本談不上用什麼策略應對香港的‘大鰐’進駐,只能把香港畫廊當作榜樣來學習。”

  在深圳,畫廊業經營現狀較為慘淡,一派是沒有注册的“黑畫廊”,要麼只能出售低端作品,要麼是草根畫家“自產自銷”,作品價格均極其低廉;一派是已經“注册”的“正規軍”,但主要以賣行畫為主,原創作品極少。“大芬村畫廊最集中,但基本都是賣行畫,原創的作品極少,更不要談收藏類字畫、名家字畫了,古玩城有一兩家,感覺好點,但經營也很有限度。O C T附近的畫廊以當代藝術為主,有幾家感覺還好點,但當代藝術,跟時尚的東西一樣,今天很流行,明天就落伍了,在很多畫廊經營人看來不具備‘收藏價值’,也就很難形成持續的購買力。”

  香港是“國際大腕帶領本土品牌”,深圳不要說“本土品牌”,連“本土注册”都成了少數畫廊的奢侈。造成這種現狀差異,其中最主要的症結,或在於兩地的經營思路上。江福全認為:“香港消費字畫,為了怡情,提高自身的修養、滿足精神需求,加上經濟基礎好,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收藏群體和收藏文化,反觀深圳,城市年輕,玩字畫基本都是投資。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在深圳,你和人談收藏字畫,千萬別把修養之類提在前面,這樣基本沒生意做,要告訴他一年能漲幾倍,十年能賺幾百萬,這樣更有機會做成生意。”隔岸香江是文化、修養、收藏等元素積澱起來的“畫廊氛圍”,深圳本土卻是利益驅動、“重資而不重藝”的氛圍,哪個更吸引注重品牌、注重持久經營的國際畫廊大鰐,答案不言而喻。

  從長遠看,許多業內人士的共識是,只有當畫廊行業產業鏈成熟、准入退出機制齊全、品牌意識成型之後,深圳才有資格談所謂的“大鰐進駐”。江福全表示:“可以說,深圳完全沒有畫廊行業可言,在普通民眾的認知中,賣畫銷畫只是一幫邊緣的、孤僻的藝術痴迷者所為,這種來自基層的偏見對行業的發展造成了間接的打擊。再者,沒有畫廊行業協會,也就沒有一定的約束機制、准入機制、紀律規範、辯偽機構等來對行業的整體現狀進行規整。這樣‘不規範’的環境,又怎能吸引更高檔次的‘大鰐’進駐?再者,大多數深圳畫廊根本沒有‘品牌’性,你能叫得出任何一個深圳畫廊的名字,知道哪些畫廊推出了哪些代表作、經典作嗎?如果連買畫賣畫的人都不在乎你的‘品牌’,那國際大鰐又何必要屈尊來深光顧?”

  借鑒與反思:深圳畫廊缺乏“國際合作”,大型的國際性展覽可以聚集名家

  在不少專家看來,香港之所以能迎來“畫廊井噴”的黃金時代,除了藝術、收藏底蘊的支撐外,香港“國際化”的城市定位,也是畫商大鰐頗為看重的要素。深圳雅庫藝術空間負責人、畫廊經營者李庭秋認為,深圳雖然高調喊出“設計之都”的口號,也經常策辦國際藝術活動,但其“國際性”實際上並沒有得到充分挖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