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藝術市場:從西往東看的潛台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4 10:24:35  


  中評社香港3月24日電/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報道,根據Artprice相關數據,2011年,張大千與齊白石的作品拍賣總額達到世界排名第一與第二,安迪.沃霍排名第三,畢加索退居第四,前十名中還有徐悲鴻、吳冠中、傅抱石、李可染,六位中國藝術家占盡世界藝術市場拍賣排名的風頭,讓人無法不對中國藝術資本的蠢蠢欲動刮目相看。 

  去年的另一件大事,是巴塞爾藝博會控股香港國際藝術展。近兩年,馬淩、高古軒、德薩爾特、白立方等國際知名畫廊相繼進駐香港,其他如倫敦的西蒙.李、巴黎的佩羅丹等也在籌備中。高古軒更簽下曾梵志,讓人不禁對西方畫廊推廣中國當代藝術充滿期待。 

  巴塞爾移步香港,業內的普遍說法是國際藝術市場的中心東移,或是全球藝術市場產生多極化趨勢。或許後者的說法更貼切一些。事實上,中國憑借其經濟規模與發展前景,加之資本運作在藝術市場中的重大份額,正在孕育一個頗具行動力的本土市場,並且,這個市場具備脫離於西方藝術市場標準的自主性與獨立性。 

  國際大型畫廊與巴塞爾紛紛進駐北京、上海和香港,會讓人擔憂他們對中國當代藝術標準的進一步“誘導”。但事實上,西方藝術市場操作有著嚴格的標準承襲,即便產生“誘導”,也有較為充分的歷史與社會參考脈絡。所不同的是,中國當代藝術在找回自身價值之前,將會面對西方藝術市場機制與中國本土藝術市場的雙重運作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