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洛杉磯藝術生態:當代藝術的樂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8 09:53:47  


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的圖片
  中評社香港3月18日電/洛杉磯一直以“娛樂王國”享譽世界,明媚的陽光和沙灘、精彩的好萊塢電影、星光熠熠的星光大道、夢幻的迪士尼樂園,無不是遊客流連忘返的勝地。而這些耀眼的光芒,遮蓋了洛杉磯其他的亮點:金融城市、歷史名城、文化之都等。而現在,這座極具娛樂性的天使之城正變得越來越有內涵——當代藝術經過多年發酵正在崛起。一直以來,洛杉磯本就是一座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美術館、藝術院校散布於各個角落,亦不乏傑出的當代藝術家:波普藝術革命者喬治.赫姆斯(George Herms)、埃德.盧查(Ed Ruscha)等。但其藝術市場尚未被挖掘,直到近幾年,這片藝術沃土在資本的參與下,藝術市場被攪動起來,畫廊、藝博會紛紛進駐,洛杉磯的藝術版圖才發生著革命性變化。

  畫廊雜誌報道,各界都看好洛杉磯的當代藝術,不是沒有原因的:在這裡,發達的電影藝術、林立的劇院,不斷刺激著當代藝術的神經;藝術院校眾多,是造就藝術家的搖籃;相對於紐約高消費的生活,這裡廉價的租金,吸引了大批年輕藝術家栖居於此。而推動洛杉磯當代藝術市場壯大的是當地的超級明星和頂級富豪,他們大都是當代藝術的忠實擁躉,不少科技新貴也正在逐漸融入當代藝術收藏圈中。這一巨大的潛在市場被許多畫廊相中,不約而同地在這裡設立機構。而這些因素,都促成了洛杉磯成為當代藝術的新座標。

  崛起中的藝術市場

  洛杉磯是全美當代藝術作品第二大交易市場,擁有美國第二大藝術社區,其畫廊數量超過150個。在洛杉磯市與考佛市的交界處,拉.謝納加大道(La Cienega Blvd)和華盛頓大道(Washington Blvd)一帶,近年來變成了畫廊的集散地,現在已不下50家畫廊落戶於此。這個園區的形成與其他地區一樣,都是由舊廠房改造而成。20世紀五、六十年代,考佛市曾經是洛杉磯地區的工業中心,著名的米高梅電影公司(MGM)當年就創建於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物是人非,僅留下很多廢棄的廠房。這些廠房稍加改造,就是很理想的展示空間。而且這個區域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離被譽為富人區的比弗利山莊也近在咫尺,是開辦畫廊的理想之地。而洛杉磯市政府也看到了這裡的發展潛力,欲將這裡規劃為藝術發展區域。2003年,Blum & Poe畫廊作為第一家畫廊遷入這一藝術區,不俗的業績,增強了畫廊主布盧姆(Tim Blum)和布爾(Jeff Poe)的信心,2007年毅然將展覽場地擴大至2萬平方英尺。很多畫廊也相中這塊風水寶地,相繼開幕。ACE畫廊就落腳在這個藝術區的威爾夏大道上,而且在街頭和街尾各有一家分機構。這家畫廊由道格拉斯.克裡姆斯(Douglas Krims)於1961年創建,至今已有51年歷史,在建立之初就表現出雄心勃勃,曾展覽了安迪.沃霍爾、德庫寧、唐納德.賈德等大牌藝術家的作品,隨著經驗的積累,ACE畫廊在對藝術家的挑選方面越來越寬泛,無論新銳的年輕藝術家還是在藝術史上已有一定地位的藝術家都在選擇之列。近期,乘著洛杉磯藝博會的熱潮,ACE畫廊舉辦了大衛.達米科(David Amico)和皮特.弗蘭克(Peter Frank)的雙個展:大衛.達米科的“工廠/公園系列”(Factory/Park Series)和皮特.弗蘭克的“海庫回顧展”(Haiku Review),吸引了大量藏家和市民前來參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