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畫壇不是藝術淨土 更像一個江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8 09:25:05  


  中評社香港3月8日電/遼寧日報報道,這種“遺忘”讓晏陽覺得有些無奈和悲哀。 “藝術生態的污濁,讓你無時不在思考、思考,而不屑於談及。 ” 

  “我自知缺少快速適應社會的能力,但我還是固執地認為,藝術或藝術家必須承擔一種道義、一種社會責任,要有良知;要去呼喚人性,應在精神層面去引領大眾。 ”或許因為身兼教師身份,晏陽把藝術責任看得尤為重要,因為,他們還要對未來一代中國畫家的成長負責。
 
  晏陽認為,今天的藝術之所以失去了引領大眾的能力,之所以表現出深深的無力感,是因為很多藝術家的價值觀和人生取向出現了問題,“太現實,太物質,哪裡去放置藝術呢? ”
 
  發展需要的是建設性,而不是故弄玄虛……文化品格是“化”在畫家血液裡的東西,而不是貼在表面的飾物……藝術家的綜合文化修養是其作品藝術性的土壤,因而中國畫家應重視自身文化素養的積累
 
  “中國畫裡面是很有文化、很有些講究的。一般講起來就有釋、道、儒等等。搞中國畫創作和研究的人,都清楚這一點。然而很奇怪,我們有很多傳統的東西,一不留神,就會染上些‘巫’的色彩。展開紙來,一筆下去,就‘道’呀‘氣’呀、‘宇宙’呀、‘生命’呀,未免過於膚淺,過於實用主義地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了,也太過庸俗化。 ”“畫畫是一種表達,是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畫家的文化素養、思想情操決定其作品的品格,文化品格是‘化’在畫家血液裡的東西,而不是貼在表面的飾物。 ”
 
  晏陽相信,藝術家的綜合文化修養是其作品藝術性的土壤,因而中國畫家應重視自身文化素養的積累,下大氣力去努力提高文化認識。附庸風雅般地貼點兒文化標簽、打打文化招牌,而在具體學問上避重就輕避實就虛,或淺嘗輒止刻意賣弄,是中國畫藝術中文化品格日漸缺失的根本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