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二
2009年9月號,總第14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民進黨的發展路向與大陸政策

  李明峻:民進黨沒有真正的大陸政策
      只有口號式的東西

李明峻

  我很讚成林濁水的看法,即民進黨其實一直沒有真正的大陸政策,民進黨只有謝長廷的政策、陳水扁的政策等,但整個黨的政策是很模糊籠統的。最早是掛一個“台獨黨綱”,然後再掛一個“台灣前途決議文”,但這些都是口號,不是真正有內涵的東西。這些內涵是各個政治人物自己去設定、自己去提出,甚至各派系有不同的立場、政策。因此,要研究民進黨大陸政策非常困難,因為黨的政策很難明確化,甚至因人而異。

  在短期內,民進黨只有一個可能性會產生大陸政策辯論,就是明年5月選黨主席的時候。至於辯論的程度,要看那次選舉有甚麼樣的候選人,看選舉是在甚麼樣的結構下進行。

  今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對民進黨影響不大
  明年底的直轄市長選舉對民進黨影響大

  民進黨未來的決戰點不是今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今年縣市長選舉是蔡主席的一個測試和考試。選舉結果對蔡主席未來個人的發展和個人人生規劃會有影響,但對民進黨還不至於有影響。因為這次選舉可能會有幾個直轄市不選,如果高雄縣市合併、台中縣市升格、台北縣也升格,加上台北市,有將近一半台灣人口沒有參加這次選舉。去計算縣市長選舉中國民黨當選幾個、民進黨當選幾個,是沒有意義的,其重點是民進黨在指標性的縣市有沒有贏,但這個意義也只是對蔡英文個人發展的意義,而不是對民進黨的意義。

  民進黨2012能不能拿回政權,或者提早一點的立法院有沒有希望,重點在於明年底直轄市長的選舉。直轄市長的選舉中,民進黨如果能拿到兩個,那種狀況就不一樣,而且拿到這兩個的人很可能是2012年的總統候選人。因為民進黨現在沒有英雄,沒有一個可以獨撐大局的人;有戰功的人講話才大聲,才會有影響力。

  所以,這幾個直轄市長當中,民進黨拿到這個門票的人將來在黨內就會有影響力;不參加直轄市長選舉的人,將來要選“總統”是相當困難的;民進黨沒有一個人不經過戰功而可以服眾。所以,民進黨的命運、發展路線,繫於明年底的直轄市長選舉。

  鄭文燦:民進黨要重新執政需要先證明
      自己有穩健務實處理與大陸交往的能力

  相較於國民黨的“傾中政策”,民進黨會積極地提出“保台政策”,但由於時空背景不同,民進黨在下一個執政之前的“大陸政策”很難與過去執政時的情況一樣;民進黨在下一次執政之前,需要證明有能力在積極性的保台運動、更整合性的主權論述基礎上,有穩健務實地處理跟大陸交往的能力。這對民進黨來說是一個挑戰。假如民進黨在這個問題上,對內能夠取得人民的信賴,對外能夠取得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那麼下一次執政時與大陸互動的方式,也許會有一些不同。

  不過,因為民進黨確實是在一個相對弱勢的環境,而弱勢者講話總是比較大聲,弱勢者總是要表達強烈的反對意志,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不會大幅的調整;對於登陸的議題,應該是累積一些個案之後,建立一些規則,而這些規則也許會產生若干微調的效果。但大幅的轉向,短期內不太可能。

  民進黨的主權論述
  包括“反傾中”和“護台灣”兩個不同層面

  我認為,民進黨要整合出一個主權論述。這個論述不是只有“反傾中”,後面還有“護台灣”,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所謂“護台灣”,就是要形成一個積極性的“保台運動”。

  這個口號聽起來好像沒有甚麼,但90年代的反黑金,促成了民進黨的上台,即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因此,如果民進黨有第二次的執政機會,它會建立在“反傾中”、“護台灣”的基礎上。“反傾中”跟“反一中”有些差別,民進黨在喊這個口號的時候,這兩個概念常常混在一起。“反傾中”,主要是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直接的批判,這個“反傾中”的意思,當然包括主權、民主、經濟等不同的面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