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長江經濟帶關鍵是提高要素使用效率

http://www.CRNTT.com   2014-05-07 08:58:22  


  中評社北京5月7日訊/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重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證券時報發表財經評論人周子勛文章表示,長江經濟帶作為穩增長的政策支柱,具有豐富的內涵。長江經濟帶是連接中國東中西部的紐帶。據了解,長江經濟帶範圍內由國務院批覆的區域規劃就有長三角、成渝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皖江城市帶、江蘇沿海地區等,還有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都和重慶的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武漢和長株潭的“兩型”(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現在,長江經濟帶所要發揮的就是“串聯效應”。

  某種意義上說,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推動,意味著整個中國區域戰略格局已經在發生變化。建設長江經濟帶,這既是國家推進區域發展的戰略決策,也是完善區域經濟布局不可或缺的拼圖。而在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的相關政策顯然有著特殊意義,它通過落實和強化區域經濟發展政策,來落實今年提出的“穩增長”目標。有人會問:長江經濟帶建設的相關政策都是中長期政策,能在今年內就對經濟增長起作用嗎?

  文章分析,這兩者是能夠結合的。

  從此次長江經濟帶座談會透露的信息來看,我們不難找到一些重要的投資機會和重大項目。建設長江經濟帶,就是要通過改革開放和實施一批重大工程,讓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經濟區三個“板塊”的產業和基礎設施連接起來、要素流動起來、市場統一起來。如果這些產業和基礎設施等重大工程能落實下來,都會變成很大的投資建設項目。

  在“穩增長”進入關鍵階段之時,把長江經濟帶建設作為抓手有著特別的考慮,能夠實現多個目標: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目前面臨的主要任務是轉型,土地和空間資源的價格高企,產業調整的壓力很大,不容易找到新的增長點;而相對落後的中部地區既可以承接東部的產業轉移,又符合中部崛起的國家戰略,還能通過投資項目來拉動經濟、實現“穩增長”的目標。中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雖然已實施14年,但東部、西部經濟發展的差距近年在不斷拉大,這無疑對中國區域經濟社會的平衡發展很不利。如果能通過推動長江經濟帶的建設,把中部地區的經濟搞上來,那麼對西部地區就有了經濟上的過渡,也能對西部地區產生正面的拉動效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