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長江經濟帶”是一個重大發展命題

http://www.CRNTT.com   2014-05-03 09:19:50  


如果把沿海開放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弓,那麼長江流域開放開發就是一支利箭。
  中評社北京5月3日訊/4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重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此前數日,中央政治局開會研究經濟工作,要求“繼續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

  長江日報發表評論員楊於澤文章表示,如果把沿海開放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弓,那麼長江流域開放開發就是一支利箭。現在“長江經濟帶”概念已經生成,國家正式把建設長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更有人斷言,長江經濟帶將成為繼沿海經濟帶後中國第二個經濟帶,必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二極。

  正在規劃的長江經濟帶囊括了沿江11省市,國土面積占全國18%、人口占全國36%,GDP約為全國37%。如果區域內真正能夠形成聯動開放開發,沿江11省市就會成為全流域一盤棋上活的棋子,上演一盤開放開發的大戲。這對於各省市來說,真是一個重大利好。

  文章分析,建長江經濟帶固然已經成為國家戰略,但為什麼要建一個長江經濟帶,很多人尚不能窺其門徑。在區域發展競爭的不同階段,各種概念你方唱罷我登場,這被人們視為稀鬆平常。長江經濟帶肯定不是一個概念炒作,它的內涵是什麼,怎麼建,需要我們認真研究,進行周詳謀劃。用一個內涵的明晰,使各地聞風而動。

  將沿江11省市串成長帶的是黃金水道,它意味著廉價的運輸能力,也意味著低成本競爭優勢,在此基礎上,可以大力發展免稅加工、加工貿易和物流業。這是不是意味著長江經濟帶就前景如此了呢?長江流域國土廣袤,勞動力資源豐富,發展上述產業自然沒錯。我們盡可以把它作為努力的方向,但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定之為長江經濟帶模式。長江經濟帶的目標是發展,發展需要助力,但國家不會對它如何發展施加限制。

  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長江經濟帶必須摸索並找到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所在。回首19世紀末到上世紀初,上海與漢口兩個海關的關稅收入曾經長期占據中國前兩名,根源就在於長江流域作為兩個海關的腹地,出產大量土特產,源源不斷地輸往全世界。現在,長江經濟帶如果加工貿易發達起來,自然是一個大好事,但這可能遠遠不夠。因為它可能是長江經濟帶的優勢,但從歷史現狀來看,它已不具備多少特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