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造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4-04-30 08:25:10  


长江经济带升级为国家战略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訊/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重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人民網發表財經部記者夏曉倫述評文章表示,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擴大內陸沿邊開放,支持內陸城市增開國際客貨運航綫,發展多式聯運,形成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對外經濟走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作出了重要部署:謀劃區域發展新棋局,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地,沿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幹綫,推進梯度發展。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

  長江經濟帶是中國密度最高的經濟走廊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可開放規模最大、影響範圍最廣的內河流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升級為國家戰略對於有效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調整區域結構、實現中國經濟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指出,如何建設長江經濟帶,發揮其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中的“動能”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4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讓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進入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過去以政府資金和國企投資為主導的領域,長江經濟帶的項目建設要面向社會公開招標,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以合資、獨資、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建設營運,同時還要擴大更多領域向社會資本開放。

  其次,推動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至關重要。轉型升級的核心是創新驅動,要更多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而不是走粗放式增長的老路,長江流域各省市都面臨這個難點。

  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之間存在顯著的產業梯度和要素禀賦差異,產業能級沿長江流向呈現遞增趨勢,要素豐裕度則沿長江流向遞減。在要素價格普遍上漲的當前,上、中、下游地區之間應該立足於自身的比較優勢展開更高層次的分工合作,對符合比較優勢的區域特色產業應加以優化升級,對比較優勢錯位的產業則可以利用天然的長江航道和發達的沿江綜合運輸體系實施產業轉移,淘汰落後產能,對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實現關停並轉,實現產業合理布局。

  從產業定位來看,上中下游各具特色,轉型升級的方向也不太一樣。長三角作為長江下游地區,經濟發達,科技實力雄厚,改革開放較早,應該成為高科技研發中心、金融貿易中心和高端產業、總部經濟的集聚地;長江中游地區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具有良好的裝備製造基礎,產業配套能力比較強。而且區位條件好,交通四通八達,物流成本低,應將其打造成中國的製造業中心;上游地區資源豐富,經濟欠發達,應依托資源加快科學發展,以資源型產業為主體,對資源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