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剖析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分三區域層面

http://www.CRNTT.com   2014-05-04 08:47:11  


  中評社北京5月4日訊/連接東中西部的紐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長江經濟帶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分析人士指出,處於長江流域的安徽、湖北和成渝等區域有望成為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未來在政策面上的傾斜無疑將為本地企業帶來發展良機,相關區域的概念股值得關注。

  中國一半國家級新區位列其中 

  長江經濟帶包括長三角的江浙滬3省市、中部4釋西南4省市。梳理發現,長江經濟帶囊括多個國務院批覆的區域規劃地帶,以及多個國家級新區。長江經濟帶的經濟地位不言而喻。

  梳理發現,長江經濟帶範圍內由國務院批覆的區域規劃就有長三角、成渝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皖江城市帶、江蘇沿海地區等,還有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都和重慶的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武漢和長株潭的“兩型”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不僅如此,國家級新區大多布局在長江經濟帶範圍內。比如上海浦東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新區和貴州貴安新區。

  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分三個區域層面

  長江經濟帶橫連東西、縱接南北:長江經濟帶建設總體考慮和相關規劃涉及到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等11個長江經濟帶覆蓋省,GDP占全國45%,人口占比接近40%,橫向連接東、中、西三大區域板塊,縱向有京滬、京九、京廣、皖贛、焦柳等南北鐵路幹線縱向交匯,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走廊之一,我國鋼鐵、汽車、電子、石化等現代工業的精華大部分匯集於此。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分三個區域層面:上海帶動全流域、以武漢帶動中游、以重慶帶動上游地區發展。

  長江流域歷來都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區域,尤其是長三角經濟帶更是我國最大的經濟圈,其年增長率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此次中央提出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有望借助下游的經濟實力帶動上游城市的產業發展,通過以點帶面丌斷促進區域經濟的均衡不協調。

  兩大投資方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