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長江經濟帶

http://www.CRNTT.com   2014-03-18 09:09:07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訊/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謀劃區域發展新棋局,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而在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演講中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之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已經如火如荼展開。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盤古智庫城鎮化首席研究員易鵬文章提出,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長江經濟帶,構築H形經濟大格局,推動中國和世界經濟的新發展。

  首先,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長江經濟帶,有利於構築H形經濟大格局。當前世界經濟被兩條南北向的直線主導,一條是大西洋的南北直線,主要是美國和歐洲,一條是太平洋的南北直線,主要是中國、日本、韓國和東盟等。這兩條南北直線占據了世界經濟總量的75%以上,是當之無愧的世紀經濟主導線。而目前世界經濟發展的區域不平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打破,就是在這兩條南北線中間建立一條東西向的經濟帶。這樣有利於資源的更好流動,有利於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也因為有梯度落差,將使得有足夠的動力去發展好這條線。故目前來看,從歐洲起步到中國西安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如能連接上長江經濟帶,會有利於構築H形的世界經濟大格局。

  其次,絲綢之路經濟帶要發展起來,對於國內而言必須要對接長江經濟帶這條最有含金量的經濟帶。當前的中國經濟中,長江經濟帶從上海一直到武漢、重慶、成都等,都是中國經濟實力排前十名的城市。而絲綢之路經濟帶要想發展,必須要正視自身經濟總量偏孝帶動力不夠、經濟腹地有限的現實,只有和長江經濟帶這個中國經濟的龍頭強強聯合,才能夠讓絲綢之路經濟帶做強、做實。

  還有,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長江經濟帶有利於解決中國新型城鎮化的三個1億人的問題。尤其是要解決一億人在中西部就地城鎮化的問題。對接這兩個地帶,必定會有利於關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壯大;而這三大城市群必將成為中西部地區最有實力、最能承載更多人口和產業、最有帶動區域發展能力的城市群;為此可以構築出中國新一輪區域發展的核心動力的新的“中三角”,從而帶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的優化布局。

  最後,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長江經濟帶,有利於這兩個帶的開放促改革,開放促發展。這兩帶對接必定有利於中國的向西開放、陸地開放和向東開放和海洋開放,從而形成中國的綜合開放格局。這種全方位的開放格局的形成,必定會有利於中國在更大回旋空間中發展自己,從而實現中國經濟的梯度發展和區域均衡發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