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植榮:高鐵熱下的冷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1-07-13 09:35:50  


  中評社北京7月13日訊/“我們要理性地認識高鐵,實事求是地評價高鐵,不能說要發展高鐵,就把它想象得完美無缺。高鐵熱的背景下,需要人們用理智來面對。”《新金融觀察》日前登載劉植榮的文章“高鐵熱下的冷思考”:

  隨著6月30日京滬高鐵的通車,中國高鐵熱在炎炎夏日又掀起一股熱浪。國內不少媒體報道稱,這是“當今世界上一次建成線路里程最長、技術標準最高、運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鐵路,是在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下創造的人間奇跡”。

  我第一次乘高鐵是1996年春天,從巴黎乘TGV去倫敦。TGV車體很寬敞,轉眼就加速到時速300多公里的“巡航速度”,但列車平穩得像飛機,車窗外近距離的地面上一片混沌的綠色,什麼也分辨不出來,當感到車體抖動一下,那就是另一輛TGV朝後面駛去。我當時想,TGV真是個好東西,渴望著中國大地上早日跑起TGV來。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高鐵通車,我終於在自己的國家坐上了高鐵,除車廂內略感擁擠外,舒適度一點也不亞於法國的TGV。但從這兩年我國對高鐵的宣傳看,很多數據雖然激動人心,但還是應該仔細推敲。

  首先,高鐵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日本高鐵早在1964年10月1日就投入了商業運營。隨後,前蘇聯、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意大利、韓國、土耳其、比利時、荷蘭、瑞士等國家都建起了高鐵,我們的高鐵落後了幾十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