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鐵需更合民意更合市場更合科學

http://www.CRNTT.com   2011-07-01 11:49:14  


  中評社北京7月1日訊/2011年6月30日,京滬高鐵正式開通。中國最重要的兩大城市之間,占全國GDP40%的兩大重要經濟區域之間,以全球最高速度的鐵路貫穿在一起這是中國經濟史上值得關注的重大事件。

  京滬高鐵經歷十幾年論證、建設直至開通,說明中國高速鐵路時代逐漸成熟。在人口眾多的國家的交通體制下,經歷了令人難以忍受的私家車大發展時代,終於迎來了公共軌道交通主導的發展時期,這是對既往以私家車與高速公路為主的發展路徑的糾偏,也體現了政府對於城市群拉動經濟足夠重視。除了能夠帶來通暢的人流之外,高鐵時代還將導致鐵路物流的大釋放。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稱,我們有足夠多的理由為高鐵鼓掌,我們同樣為高鐵惋惜。

  作為中國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高鐵的發展與中國的高速公路、隧道、跨海大橋等並舉。中國作為資金實力並不充裕、內需尚未啟動的國家,重要的是把有限的資源運用於高效的投資上。如果大力發展高鐵,就應該暫時放緩高速公路的建設,而現在數頭並舉,其結果是激進的投資。目前地方政府債務的10.7萬億元中,起碼有30%以上來自於路橋建設。激進的舉債式投資法,在各個地方造成了華麗而無車流的豪華高速公路,成為令人扼腕的沉沒成本。回首希臘、愛爾蘭等國的債務危機,無不來自於表面有理、實則無度激進的舉債投資規劃,一旦經濟增速下行,債務風險就會水落石出。

  文章分析,僅武廣高鐵、京滬高鐵建造成本為3300多億元,如果按照本金同時支付的辦法,以最保守的估計,兩條高速鐵路粗略的估計每天需要支付的利息為7500萬元。再加上運營成本等,兩條高速鐵路的保本運營將十分艱難。如果京滬高鐵難以盈利,中國高鐵必將陷入整體虧損的境地。

  據一項預測,如果不考慮收回投資,不計入折舊,僅運營成本和償還利息,京滬高鐵每年至少就需要96億元的資金,即每天至少要賺2630萬元。為此,京滬高鐵每天需要滿員運營44趟,即往返22趟,這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