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植榮:高鐵熱下的冷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1-07-13 09:35:50  


 
  其次,我們一直強調高鐵的自主知識產權,可我們連高鐵的車輪、車軸、軸承都是高度依賴進口,可以想象,我們所說的“自主知識產權”究竟有多大的比重。2010年12月13日人民網一篇題為《中國高鐵“一號司機”》的文章更是耐人尋味,高鐵司機李東曉在唐山接受德國專家培訓,670多頁的《CRH3型動車組技術資料》是德文的,為看懂這些技術資料,他翻爛了一本厚厚的德語字典,僅用10天就把高鐵開回了北京。這就讓人生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為什麼給司機的駕駛手册要用德文,而且還要找個德國教練?

  再次,中國高鐵建造大師們自稱在2010年9月28日滬杭高鐵試運行創下時速416.6公里的世界紀錄,同年12月3日在京滬高鐵棗莊至蚌埠段試驗中又創下時速486.1公里的世界紀錄。其實,法國的TGV在20多年前就跑出了時速515.3公里,並在2007年4月3日跑出了時速574.8公里。

  我們有時混淆了有關速度的幾個概念,即試驗速度、商業運行最高速度和商業運行平均速度。試驗速度是高鐵在某一路段試驗時跑出的峰值速度,也就是在最有利的條件下所能跑出的最高速度。商業運行最高速度是在正常載客服務並滿足安全條件下允許高鐵跑到的最高限速,這與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限速120公里/小時是一個道理,都是出於安全考慮。商業運行平均速度是高鐵載客時從一地到另一地的平均時速,也就是兩地之間的距離除以所用時間。從6月30日投入運營的京滬高鐵時刻表看,速度最快的是G1次,運行距離1302公里,用時4小時48分,商業運行平均速度為271公里/小時。

  高鐵的速度是以安全為前提的,不是能跑多快就讓它跑多快。曾任鐵道部科技司司長的周翊民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說:“所謂中國高鐵可達350公里運營時速之說,純屬自欺欺人,外國賣給我們的合同上明確寫著最高運營時速是300公里,可我們非要跑350公里,是可以跑到350公里,但這要吃掉安全餘量。”

  根據中國的高鐵試驗,時速300公里緊急制動距離為3786米,時速350公里緊急制動距離為6500米,時速提升50公里,制動距離增加了2714米。制動距離增加,安全系數就要降低。高鐵以350公里的時速行駛,如果前方路軌突然發生故障通知高鐵緊急制動,此時高鐵只有在故障前13裡外才能及時停下來,如果在13裡的距離內,那就意味著高鐵要通過故障,後果可想而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