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植榮:高鐵熱下的冷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1-07-13 09:35:50  


 
  其四,不懂如何算能耗。新華社6月30日發表的《京滬高鐵CRH380A人均百公里能耗相當於飛機的1/12》一文格外醒目。其實,某專家所說的這個能耗對比很不靠譜。高鐵不像飛機那樣空中飛行,它要借助鐵路運行。在高鐵總投資中,動車採購僅占10%,投資的大頭是鐵路基礎建設,要使用大量的鋼筋、水泥和石子等建材。生產1噸水泥耗煤175公斤,生產1噸鋼材耗煤1000公斤,石子破碎每噸需要2度電,施工中的機械設備也要消耗大量燃油和電力,如果把這些能耗分攤給每位乘客,高鐵人均百公里能耗估計不會低於飛機。

  還有專家講,高鐵用電驅動零污染,是綠色交通。試問,電是怎麼來的?中國的電80%來自煤電,發一度電耗煤350克,排放二氧化碳854克,這怎麼說是沒有污染呢?京滬高鐵開工以來到場機械設備近3萬台,每天消耗鋼筋超過1萬噸、水泥3.5萬噸、混凝土11萬立方米,這些建材的生產、運輸和現場施工都會造成污染,也就是說,高鐵投入商業運營前就已經污染了環境。

  總之,我們要理性地認識高鐵,實事求是地評價高鐵,不能說要發展高鐵,就把它想象得完美無缺。高鐵熱的背景下,需要人們用理智來面對。(《新金融觀察》2011年7月11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