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中評智庫:香港對國家的戰略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22-08-20 00:09:26  


 
  “十四五”定位香港為全國唯一“創新”在前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不同於也是“十四五”定位的北京、上海和粵港澳大灣區,是“科技”在前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央批准被譽為基礎科研“國家隊”的中國科學院,其所屬院所均可落戶香港;目前已落戶香港的有:北京自動化研究院和廣東生物及海洋研究院。香港有16個國家重點試驗室。

  香港有科學家建議,香港可以其出色的“上游”(基礎研究)或實用的“中游”(轉化研究),攜手深圳、東莞、佛山等內地“製造強市”精密的“下游”(技術研究),共同打造中國的“創新科技生態系統”或稱“東方矽穀”。

  (3)人口構成和市場主體最國際化的中國城市。香港外裔人口約60萬,全港人口占比約8.6%,為中國各城市之最;其中歐洲各國公民35萬、美國公民8.5萬。香港的外國領事館或國際認可機構125個,全國最多(62個總領館、57個榮譽領館、6個國際認可機構)。中國香港護照全球免簽國家地區172個,多於中國其他護照免簽地域。前述跨國公司在香港的全球或地區總部和辦事處數目,也是全中國乃至全球之最。美、英和歐盟,在香港都有其海外最大商會,等等。

  按照中國國籍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釋法,香港中國同胞取得外籍的,衹要不申請變更國籍,仍是中國公民但在中國境內不受外國領事保護(約500-600萬);內地同胞則外籍和中國籍不可兼得。涉及在華外企的《反外國制裁法》不在香港實施。

  鄧小平創制“一國兩制”科學構想時,就高度重視香港最國際化的人口構成和市場主體,提出了“在香港的外國人”也可參加“管理香港”的原則:“由香港人自己組成政府,不管是華人、英國人或其他人都可以參加,可以做政府雇員嘛,甚至成為香港政府的成員都可以考慮。”“未來香港特區政府的主要成分是愛國者,當然也要容納別的人,還可以聘請外國人當顧問。”

  香港基本法對“香港永久性居民”這個有資格“管理香港”即治港的“港人”概念,其定義就包括了在香港“通常居住”滿7年的“非中國籍人士及其子女”。香港特區三個政權機關都有小量或很小比例的外國或外籍人。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或國際會議,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的香港特區官員中,也有外國或外籍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