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中評智庫:香港對國家的戰略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22-08-20 00:09:26  


 
  二是,港澳姓“資”的制度,對國家主體姓“社”的制度有利。“兩制”中姓“資”的制度之利,源於鄧小平這一名言:“我們相信,在小範圍內容許資本主義存在,更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

  再溯其源,就是馬克思提出的與他和恩格斯提出的“兩個必然論”(“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同樣著名的“兩個決不會論”:“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三是,港澳姓“資”的制度要保持“成百年”。這也是鄧小平名言:香港“搞資本主義,不是搞一段時間,而是搞幾十年、成百年”。他還說:“五十年衹是一個形象的講法”,“前五十年是不能變,五十年之後是不需要變。”他特別指出:“這不是信口開河”,“不衹是為了安定香港的人心,而是考慮到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同中國的發展戰略有著密切的關聯。”“為了實現我們的發展戰略目標,要更加開放。既然這樣,怎麼會改變對香港的政策呢?”

  臨近香港回歸25年即保持其姓“資”的制度五十年剛剛過半,內地和香港輿論場就有所謂“2047問題”和“下半場”或“二次回歸”等說法。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有助消除以上誤區:黨中央已將“一國兩制”,作為同“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等“顯著優勢”並列的國家治理“制度體系”,皆無時間上限。

  (3)“兩個建設好”:善用“兩制”之利的總要求。“我們既要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也要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建設好(簡稱“兩個建設好”)。我們要有這個信心!”習近平這段話,堪稱“一國兩制”的經典。

  一是,建設好制度姓“資”的香港,是香港工作中心任務。建設好制度姓“社”的中國內地,早已是黨和國家工作重點或中心任務一百年不動搖;建設好制度姓“資”的香港,則是“兩個建設好”首次提出。現在到了“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設、謀發展上來”的時候,這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習近平語)。

  要建設好制度姓“資”的港澳,就要在尊重“兩制”差異上不搞“全國一盤棋”。如國民經濟五年計劃自“十一五”改為規劃、更重視市場決定配置資源後,就從“十二五”起都設立了“港澳專章”⑯,為不同於姓“社”的國家主體而姓“資”的港澳,單獨規劃經濟藍圖。如對香港,則在“十二條”首提三大傳統優勢以外,陸續確定了8個新定位。

  二是,擴大了“一國兩制”方針適用範圍。“兩個建設好”首次明確了:“一國兩制”既是統一祖國的方針,也是建設祖國的方針。進而明確了:內地即國家主體制度必須姓“社”,港澳制度必須姓“資”;內地和港澳的建設主體都是“我們”:既有中央政府,也有港澳居民和內地居民、港澳特區政府和內地相關政府。

  三是,豐富了“制度自信”的內涵。“兩個建設好”告訴我們:對“一國兩制”的“制度自信”,就是對“一國”和其前提下的“兩制”都要有信心:即國家主體姓“社”的制度,必須堅定不移不動搖;港澳特別是香港姓“資”的制度,必須依法保持成百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