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對鰐雀鱔等外來物種的普查應提速
http://www.CRNTT.com   2022-08-30 21:10:19


  近日,河南省汝州市抽幹當地城市中央公園內的雲禪湖水,抓捕到兩條“水中怪魚”鰐雀鱔,引發廣泛關注。在汝州鰐雀鱔事件後,媒體又報道,在北京、廣東、湖南、山東、雲南等多地也先後發現鰐雀鱔,發現地散布於小區景觀水系、野外自然水體等多種場合,甚至有媒體披露了關於鰐雀鱔傷人的新聞綫索。

  鰐雀鱔意外“走紅”,使公衆對這一原產自美洲的物種有了基本認知。鰐雀鱔作為肉食性魚類,性情凶猛,牙齒鋒利,食量巨大,在缺乏天敵的環境中能長到3米多,會大量捕食水域內其他以水草水藻為食的魚蝦,從而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有資料顯示,鰐雀鱔在特定條件下還會攻擊人類特別是兒童。

  綜合各方信息,鰐雀鱔似與福壽螺、紅火蟻、非洲大蝸牛等類似,符合入侵物種的基本特征。但是,也有專家指出,鰐雀鱔屬於熱帶魚類,在自然水體、尤其是冬季寒冷的中國北方自然水體中,很難過冬,因此其是否足以引發生物入侵風險還有待觀察。

  當前各地發現的鰐雀鱔,專家分析大概率均來源於人為放生,其源頭則是各地的花鳥蟲魚市場。許多人是將其作為一種觀賞魚買回家,但後來發現其食量太大、長速驚人,因此隨意“放生”到野外環境中。這種盲目放生的行為,給後期針對性捕撈帶來難題,也耗費了巨大公共資源,應當予以警示和懲戒。

  但是,一個外來物種,是否應當被納入入侵物種,本質上是一個科學問題,因而需要進行科學的研究、調查、統計、評估,然後再出台針對性的措施。比如,鰐雀鱔到底在哪些省份有分布?是否在自然水體中形成了自然繁殖?對本土生物分別造成了哪些影響?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的科學普查。如果其確系存在生物入侵風險,那就應當盡快將其納入入侵物種名單,嚴格禁止私自養殖、運輸、販賣;如果尚不足以構成這種風險,那還是應當以加強科普為主,提高人們的自覺意識。

  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要先摸清情況。據了解,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發布了《關於印發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總體方案的通知》,正在對包括鰐雀鱔在內的10種主要外來水生生物進行全國性普查,這是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必要之舉。只有摸清外來入侵物種種類數量、空間分布、發生面積、危害程度等情況,搞清楚這些入侵物種對經濟、社會、生態分別帶來什麼影響,才能有的放矢,為科學防控外來物種入侵提供基礎數據支撑。(來源:光明網 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