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知網“搬運”知識兩頭賺 如此吃相該有個說法了
http://www.CRNTT.com   2022-04-20 19:11:36


  近日,一封落款為中國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的郵件在網上流傳。郵件稱,由於CNKI數據庫(即中國知網)訂購總費用達到千萬元級別過於高昂,中科院將暫停續訂CNKI數據庫的使用權限。對此,中科院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情況屬實,未來將用其他數據庫和文獻傳遞方式替代保障科研需求。而知網在回應媒體時表示上述消息“不屬實”。

  中科院與知網相互矛盾的說法暫時難辨真假,但高校因知網收費過高退訂的新聞已數次出現。比如,早在2012年,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曾因“漲價過高”宣布暫停使用CNKI數據庫;2013年和2016年,武漢理工大學曾兩次暫停續訂知網,原因也是數據庫價格連年大幅增長。

  由企業100%持股的知網靠其擁有的學術資源獲利本是一種市場行為,近年來為知識付費也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但有意思的是,此番事件中,網友們幾乎是一邊倒對知網進行“討伐”。顯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2021年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趙德馨起訴知網一度成為輿論熱點——知網未經趙德馨同意擅自收錄其100餘篇論文并向下載者收費,且未向趙德馨支付稿酬。經法院審判,趙德馨勝訴并累計獲賠70多萬元。有記者查閱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關於知網所屬公司的民事判決書多達數百條,其中大多涉及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著作權權屬等侵權糾紛。

  考慮到絕大多數作者都可能是“沉默者”,知網中數量衆多的論文、報刊雜志文章往往是免費或是支付給報刊單位極低的版權費打包搜羅來的。得來不費功夫,轉手還以版權的名義賣出高價,如此“借雞生蛋”販賣科研成果的手段玩得挺明白。相比於向高校和科研機構收取的高額數據庫訂閱費用,知網提供的服務并不讓人覺得物有所值。

  事實上,這一誕生已有20餘年的網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者,對有科研需求的個人和單位來說,其往往不得不為前程和資源低頭,一種惡性循環由此而生。尷尬的是,知網創建的初衷是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其初創階段得到了大量高校和科研機構多方面的支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