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科院都用不起,學術機構還要吃知網多少“苦”?
http://www.CRNTT.com   2022-04-20 19:07:41


  最近幾天,爭議纏身的中國知網,再度陷入輿論漩渦。不久之前,一則“中科院因近千萬的續訂費用不堪重負,停用中國知網數據庫”的消息引發網絡熱議。網傳郵件顯示,中科院文獻信息中心發布通告稱:“同方知網技術有限公司(CNKI數據庫出版商)暫停中科院對CNKI數據庫的使用權限,即日(注:4月8日)起,CNKI科技類期刊和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無法下載。”

  4月18日,紅星新聞報道稱:有中科院內部人士確認了停用知網一事的真實性,其原因在於知網的訂閱費用連年上漲,已經突破千萬元人民幣的大關。面對停用造成的不便,中科院各大所正積極應對後續影響,可能會以其他學術數據庫和文獻傳遞等方式作為替代。

  從相關報道中,我們不難看出:中科院作為具有較強科研實力的“消費者”,對中國知網“店大欺客”的做法相當不滿。然而,在爭議的另外一端,中國知網對這起已經在輿論場上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卻并沒有多大的反應,只在面對媒體時回複了“不屬實”這輕飄飄的三個字,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解釋。然而,多個信源交叉證實:中科院一方的指控絕非空穴來風。向前追溯,學術機構因為中國知網收費太高放棄訂閱的事,也早已發生了不止一遭。

  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發布知網停用的通知,稱“由於續訂價格漲價離譜,我校與中國知網公司的談判不成功”。同年3月,北京大學也曾貼出即將停用知網的通知,稱“不向商家過分的漲價行為輕易妥協”。除此之外,曾因收費問題與知網發生齟齬的,還有太原理工大學、集美大學等多個高校。如今,中科院也加入這一行列,老實說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據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統計,2000年以來,知網報價年漲幅多次超過10%。高昂的價格,加上令人望而生畏的漲價速度,對任何一家學術機構而言,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令人無奈的是,此前曾宣布與知網停止合作的多家高校,後來都在現實壓力之下恢複了與知網的合作。究其原因,關鍵在於知網提供的許多服務無可替代。中國知網雖然以企業形式運營,但同時也是多個有關部門鼎力支持建設的國家知識基礎設施,擁有極其特殊的行業地位。這重身份,使得知網在學術數據庫領域具有某種“軟壟斷”的地位。正如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趙占領所言:“知網的優勢就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權資源,或者把絕大部分期刊的版權資源都買斷了。中國知網如果沒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斷漲價,有可能會涉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