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封落款為中國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的郵件在網上流傳。郵件稱,由於CNKI數據庫(即中國知網)訂購總費用達到千萬元級別過於高昂,中科院將暫停續訂CNKI數據庫的使用權限。對此,中科院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情況屬實,未來將用其他數據庫和文獻傳遞方式替代保障科研需求。而知網在回應媒體時表示上述消息“不屬實”。
中科院和知網的各自聲明,再一次將知網推到輿論場的前沿,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不管最終以何種方式落幕,“知網之爭”都將成為一個影響當下甚至未來的大事件。
事實上,“知網之爭”暗戰已久。公衆知情的是,2021年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趙德馨起訴知網獲賠70多萬元一度上了熱搜;而大多數公衆不知情的是,知網及其所屬公司被告上法庭的已經多達數百起,涉及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著作權權屬等侵權糾紛占有較大的比例。
“知網之爭”,“爭”的是什麼?
從作者層面看,“知網之爭”是著作權之爭,涉及知網不當使用作者的著作權,且支付稿費不合理或者沒有支付稿費;從使用者層面看,“知網之爭”是合法使用權限制之爭,涉及知網的收費、定價和使用模式問題;從經營者層面看,“知網之爭”是企業自主權之爭,涉及知網的自主定價和經營管理模式問題;從管理者層面看,“知網之爭”是壟斷經營之爭,涉及知網的經營模式是否涉嫌市場壟斷,搞排他性經營、獨占性經營。
拋開“知網之爭”的面紗,其背後隱藏的核心問題是所有權歸屬問題,即到底誰動了誰的奶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