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社專訪芮效儉:見證中國七十年
http://www.CRNTT.com   2013-03-28 00:25:29


時任美國駐華大使的芮效儉1992年登上長城。(芮效儉提供)
 
  現代中國今非昔比

  1999年11月,卸任美國駐印尼大使回到美國的芮效儉出任美國助理國務卿,直到2001年1月底退休,他在美國國務院服務了45個春秋。1996年芮效儉被授予“職業大使”(career ambassador)稱號,這是美國國務院給資深外交官的最高榮譽,1956年設立至今,只有54人獲此殊榮。

  從公職上退休後,芮效儉出任“基辛格顧問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Inc.)副主席,霍普金斯大學-南京大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等職務,2008年5月起主持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

  芮效儉說,總共去過中國多少次已無法計算,但退休後的這些年,他基本上每年都要去中國5、6次,參加各種外交學術交流與訪問活動。至今芮效儉已經去過中國三分之二的省,他說自己尤其喜歡名山大川,也喜歡中國的多元文化。

  童年時在中國經歷過日本人轟炸,見證過中國內戰,後來看到中國長期與世隔絕,直至重返中國,親身參與美中建交過程,終於見到中國改革開放,融入世界,芮效儉承認,這些經歷影響著他的中國觀。他表示,自己一直大聲說出中國的狀況在持續改善之中,雖然還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樣受益。他說:“當你看到戰時的中國,內戰的中國,看到中國人曾經餓死,當你看到現在的中國,你會不由自主地想,中國在很多領域取得了進步。”

  芮效儉說,1978年當他剛重返中國時,上海與他1950年離開時相比,基本上沒什麼變化,但今非昔比,上海已經是個現代化的大城市。儘管中國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還很大,福建與江西相鄰,但福建遠領先於江西,去貴州就更感覺不同,但現代化的進程在中國隨處可見,比如交通運輸系統比以前大大改善。坐過上海浦東機場到市區磁懸浮列車的芮效儉表示,有機會想坐一次京滬高鐵。

  今年6月16日即將迎來78歲生日的芮效儉現在仍然忙得無法靜下心來寫自傳,好在美國國務院有個項目,通過面談,為資深外交官寫歷史記錄。現在還沒打算在家賦閑的芮效儉說:“我的哲學是,只要有讓你感興趣的事情可幹,就一直幹下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