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社專訪芮效儉:見證中國七十年
http://www.CRNTT.com   2013-03-28 00:25:29


幼年芮效儉(前左)的全家福。(芮效儉提供)
 
  成都的夏天很熱,父親經常帶著全家去峨眉山或雅安的佛教寺院避暑。芮效儉依然記得,那時候是坐卡車去,過河沒有橋,卡車帶了一堆木板,過河時要把木板卸下,搭起臨時浮橋,過橋後收起木板繼續前行。住在寺廟裡,經常能看見和尚念經拜佛,香霧繚繞,給他留下有趣的童年記憶。

  1942年美國空軍來到成都,建起軍事基地,以實施對日本的遠程轟炸。那時候美軍還沒有夜間作戰飛機,日本人繼續經常趁夜間轟炸,目標是美軍基地,但白天有美軍戰機阻擊,就不敢來了。

  1945年,父母帶著芮效儉離開中國,乘美軍螺旋槳飛機飛越中緬邊境的高山區到印度,在印度呆了兩個月後,搭船經蘇伊士運河和地中海,在日本人投降前兩周回到紐約。

  少年見證中國內戰

  1948年,芮效儉全家回到中國,他的哥哥在上海美國人開辦的寄宿學校裡上學,他則與父母一起住在南京。此時解放軍已經兵臨蘇北,偶爾會打炮。沒過幾個月,南京的美國學校關張了,芮效儉搭乘美國人的軍艦沿長江東下,去上海與長兄會合。到上海後沒人接,13歲的芮效儉就自己找一輛三輪車,穿過整個上海城。芮效儉還記得,到目的地後,他拿出1個金圓券,因為金圓券在那個時候相對於法幣太值錢了,車夫居然找不開。

  1949年4月,南京被解放軍占領,在上海的芮效儉兄弟倆與在南京的父母一度失去聯絡。美國的親戚讓芮效儉兄弟趕快回美,但他們希望繼續留下來。5月份,上海戰役打響,正在期末考試的芮效儉面對兵荒馬亂,非但不害怕,還經常晚上跑到屋頂去看炮彈劃過夜空的“美景”。有一次炮彈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爆炸,芮效儉還跑出去看熱鬧。眼看著國民黨軍隊撤離,幾天以後解放軍就攻占了上海。

  在上海等待了一個月後,芮效儉兄弟回到南京,與父母團聚。那時候正值中國政權更替,沒人知道下一步會怎麼樣,上海的美國人學校也關張了,他們只好在南京繼續學習課程。就這樣又持續了一年,直到朝鮮戰爭爆發,一切都改變了。芮效儉說,共產黨掌權之初,美國人並沒有受到任何不當的對待,不同的是,美國人以往受到的特殊優待沒了。買東西要跟別人一樣排隊,不過芮效儉的父母說,這才是正常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