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社專訪芮效儉:見證中國七十年
http://www.CRNTT.com   2013-03-28 00:25:29


芮效儉1979年在中國。(芮效儉提供)
 
  1978年11月,正當談判進入最後階段,美方等待中方做立場回應時,中方告知主談代表黃華病了,由副外長韓念龍取代。芮效儉說,當時美方不知道黃華是否真病了,抑或是找個借口故意降格?於是跟華府溝通,最後決定還是繼續談。韓念龍通知美方,中方願意結束會談,達成建交協議,而鄧小平要見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伍德科克,時間待定。

  一直等到12月,還沒見中方安排會見日程。12月初正與太太一起在桂林休假的芮效儉呆不住了,臨時取消休假,趕回北京待命,因為他們隨時要與鄧小平見面,又不能告訴太太為什麼要臨時取消休假,因為這是個秘密談判。直到12月12日和13日,鄧小平與伍德科克、芮效儉見了4、5次面,12月15日,美中宣布雙方達成協議,決定從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芮效儉說:“那真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

  危難之際出使中國

  1991年8月,芮效儉接替李潔明,出任第五任美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當時美中關係還處於“六四風波”之後的低潮期,雖然“六四風波”之後,美國副國務卿伊格爾伯格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都訪問過中國,試圖恢復與中國官方的交往,但直到芮效儉上任,美國國內彌漫著視中國為畏途的氛圍。芮效儉說:“我覺得這是一種沒有希望的形勢。當我赴任之前與布什總統會面以及抵達北京之後,我都提出我們要顯示出政治勇氣。鑒於美中關係的重要性,雙方高層必須打交道。”

  時任國務卿貝克展示了這種政治勇氣,在老布什總統的支持下,他於1991年11月訪問北京。這次重要的訪問開啟了美中再接觸的大門,雙方達成了一些非正式的諒解,但1992年美國向台灣出售F-16戰機,激怒中國,這些諒解的執行陷於停頓。這是芮效儉擔任大使後第一件棘手的重大外交事件,為緩和兩國關係,芮效儉盡力促成了美國助理國務卿克拉克和商務部長富蘭克林訪華,雙方顯示了可以邁向更多高層互訪的姿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