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鄧利娟:兩岸鄉村融合發展需要新理念新舉措
http://www.CRNTT.com   2022-12-22 00:25:40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鄧利娟認為,要有效推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這個新領域,首先需要達成思想共識,樹立三個新理念。

  第一個新理念,“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長期工程。過去30多年來,作為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重要內容的兩岸農業交流合作成效顯著,鄰近台灣的福建尤其突出。截至2021年5月,福建全省累計批辦台資農業專案2804個,合同利用台資42.3億美元,利用台資的數量和規模保持大陸第一;全省擁有6個國家級台創園,成為兩岸農業合作的示範樣板。與這種以經濟性活動為主不同,“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的概念。它圍繞“融合發展”目標,基本內涵大致應包括產業對接、鄉建鄉創、基層治理及文化創意等方面,其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等多領域、並以“鄉村”為載體,因而明顯具有綜合性與系統性特點,同時,由於它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特點,需要持續協調良好運行才能產生綜效,因此也將是一項長期性工程。

  第二個新理念,“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兩岸基層命運共同體的建立。中央關於“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目標,就是要“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因此,推動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通過“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打造兩岸鄉村經濟社會文化融合的深層基礎,一方面構築兩岸基層一體化結構,另一方面促進兩岸基層同胞心靈契合,逐步形成休戚與共的兩岸基層命運共同體,為兩岸最終統一奠定堅實的基礎。由此而言,推動兩岸鄉村融合發展,不僅具有助力鄉村振興的功能,更是落實中央對台政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與戰略意義。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大報告也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為推動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提供了巨大舞台,是兩岸基層民眾交流交往、合作共建同根鄉村的新契機。而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推進又同時為振興鄉村戰略的實施增添了新動力,尤其在福建,將呈現出深具閩台特色的鄉村振興。

  第三個新理念,“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特色是以“鄉村”為載體的兩岸融合發展。以往兩岸農業交流合作重點是農業領域的招商引資,台商台企是主體,而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特色則是以“鄉村”為載體,因此突出鄉村的主體性尤其重要。一是以鄉村為中心,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鄉村具有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十分有利於對台的“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同時,因兩岸鄉村具有“同宗同祖”淵源,推進兩岸基層一體化結構具有獨特優勢。二是以村民為主體,共建共用新鄉村。不論是鄉村建設還是兩岸融合發展,人的因素毫無疑問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當地村民是鄉村建設的實際參與者,鄉村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因此需要強化村民的主體意識,使其自覺地投入家鄉建設中。另一方面加入鄉村建設的台灣“新村民”則是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生力軍,他們在貢獻自身智力的同時融入大陸鄉村社會,因此他們既是鄉村建設的獲益者,更是“兩岸共同家園”的建造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