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兩會專訪:周厚立談香港須有新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21-03-05 00:15:02


 
  中評社:自特區政府公佈採購國產疫苗後,反對派一直質疑其成效及安全性,您對這種“疫苗政治化”有何看法?特區政府應如何做好相關動員工作?

  周厚立:不論在抗疫手法還是疫苗分配上,把疫情問題政治化,正是全球合作抗疫的毒瘤。自疫情去年初在中國爆發後,國際上就各種雜音不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雙重標準審視中國強力精準的抗疫手法,進行疫情問題政治化操作,甚至企圖“甩鍋”給中國。面對抗疫污名化,中國用行動彰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作為,始終依據科學進行抗疫,成為最早擺脫疫境的國家。這說明政治化操作在科學面前不堪一擊。

  同樣,疫苗接種關乎科學,及早全面接種疫苗,有利香港早日控疫。反對派將疫苗問題政治化,脫離科學判斷,其實質是反中亂港的情緒在作祟,將一切與國家有關的事務都妖魔化,讓政治凌駕人權與市民健康,為香港防疫設置路障。國產疫苗採用傳統滅活技術,以副作用少見稱,不少香港市民都希望接種國產疫苗。從多個國家接種科興疫苗的經驗看,科興疫苗少有不良反應報告,安全可靠。特區政府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亦根據數據一致推薦緊急使用科興疫苗,反對派對國產疫苗的抹黑詆毀已不攻自破。

  科興國產疫苗送抵香港,讓市民看到抗疫的曙光,體現了國家對港人的厚愛和關心。特區政府需要制訂全港市民接種疫苗的時間表和地區接種點,調撥充足人手,提供清晰接種說明,務求以便民利民的角度,推動市民有序、簡便接種國產疫苗。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應參考外國的“疫苗護照”的做法,與內地協商接種疫苗後可以免除隔離往來兩地,提升市民的接種意欲。同時,港府應增加疫苗資訊透明度,加強接種國產疫苗的說明解說工作,駁斥外界對國產疫苗的歪論,釋除市民對效用和副作用的疑慮,鼓勵市民共同為實現“清零”目標出力。

  政府和民間團體為青年共築舞台

  中評社:特區政府日前公佈“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以紓緩香港青年的就業壓力,但被外界評價為“杯水車薪”。您認為當下應如何解決港青的“就業難”問題?如何看待香港青年對於大灣區的抗拒? 

  周厚立:特區政府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大受歡迎,顯示青年對就業職位需求殷切,也從側面反映青年失業問題的嚴重性。港青“就業難”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我認為,要解決港青“就業難”問題,須要多管齊下從六方面著手:
第一,面對大批失業青年,政府必須廣拓思路,針對青年情況和企業需求,有針對性地推出新職位,包括通過資助企業、加大公共基建和文創產業等行業的投資建設,創造更多與青年相關的新職位。

  第二,發展智慧型經濟,創造更多能發揮青年創意活力的工種。

  第三,用好中央推動國家發展的重大決策,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推動香港參與“一帶一路”提出更多鼓勵青年參與的就業方案,充分發揮港青獨特優勢。

  第四,從教育資助著手,針對有需要的青年群組施以援手,成立青年專業發展基金並提高持續進修基金資助金額,既讓有意進修的青年修讀多個課程或時數較多的課程,又鼓勵他們在市道低迷期間累積專業知識,提升日後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