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兩會專訪:周厚立談香港須有新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21-03-05 00:15:02


全國政協委員周厚立(受訪者供圖)
 
  中評社:去年香港失業率創16年來新高,民心浮動,抗疫早已經出現疲態化。您認為,應如何穩住民心,激勵港人,讓香港社會儘快回復正常?

  周厚立: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香港視察,強調中央實行“一國兩制”的初心不會改變,決心不會動搖,得到了香港社會強烈共鳴。為增強港人信心,習主席還發表了“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國家”的講話,表明了對港人的充分信任與殷切期望。這些講話,在今日不僅沒有過時,更是穩住社會民心、激勵港人的金玉良言。

  香港現正處於經濟民生發展的十字路口。市民的疲勞不但表現在防疫抗疫上,對重振經濟也失去動力與幹勁。不少人在問,香港怎麼辦?香港何去何從?目前困擾香港社會民生的問題,主要在失業減薪、市道消費疲弱、企業經營困難等方面,市民和企業生活百上加斤,苦不堪言。在堅持公共財政量入為出、應使則使的原則下,特區政府應以重振經濟、改善民生為目標,提出一系列精準紓困的措施,包括推出失業援助金、稅務和交通退費、電子消費券、擴大支援中小企等項目,精準回應市民的民生訴求,讓市民感到社會關顧,有更大士氣共同讓香港社會盡快回復正常。

  我認為,香港人越是在艱難時刻,越不能忘“一國兩制”初心,越是要牢記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一路走來經歷過的種種情景。回歸以來,在中央支持下,香港用好中央的支持措施,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風暴、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等重大衝擊,鞏固了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今次疫情,中央出人、出錢、出力安排全民檢測、興建臨時醫院、協調防疫物資、調撥國產疫苗,大大提升了香港的抗疫士氣。這說明,中央堅定不移地支持香港落實“一國兩制”,為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增添了正能量。香港社會需要從內心深處自勉建設好香港這個家,重拾“拋開區分求共對”的獅子山精神,團結起來,凝聚共識,相信香港能夠走過疫情危機。

  港府抗疫應有“戰時思維”

  中評社:疫情不清零,經濟就難以完全恢復。您認為香港疫情遲遲未能清零的最大問題在哪?您對當前香港的抗疫工作有何建議?

  周厚立:內地多個城市一直把抗擊新冠疫情作為一場“戰爭”,遇到新一波疫情來襲,就馬上進入“戰時狀態”。這不僅僅是一種決心的表達,更顯示出當地政府會採取更大的魄力來“打仗”。在環球疫境中,中國的經濟表現一枝獨秀,原因在於以“戰時思維”應對疫情,讓社會全面復常、經濟整體復甦。

  而香港疫情和內地形成強烈對比,從內地抗疫成功的經驗中可以發現,香港疫情遲遲未能清零的最大問題,在於未能以“戰時思維”採取果斷的有效措施,以致一次又一次錯過最佳抗疫時機,未能截斷社區隱性傳播鏈。結果就是香港去年至今共經歷了四波疫情,經濟民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今年以來,特區政府以“戰時思維”在多個地區實施封區強檢,確診個案在一段時間後逐漸回落。這些經驗說明,“戰時思維”的果斷抗疫辦法值得繼續堅持。特區政府須珍惜、鞏固、提升抗疫成果,繼續嚴格執行封區強檢防控措施,必要時採取更大規模、次數更密的強制檢測行動,不放過任何個案,密切部署強檢、禁足、追蹤、疫苗接種的防疫機制,推動跨部門靈活協作,達致“清零”目標,回復社會經貿活動、兩地正常通關,為激活消費市道、尋經濟新增長點創設條件。這是經濟轉好的前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