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評論》第314期內容介紹
http://www.CRNTT.com   2024-02-07 00:09:44


 
  本期“智庫透視”欄目刊發了《國家安全韌性建設:美國對華競爭的新著力點》一文。該文作者浙江大學世界史所/美國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丁思齊、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助理研究員米雪指出,美國的國家安全理念正在發生範式變遷,“韌性範式”開始影響美國的國家安全建設。在拜登政府時期,美國的國家安全韌性建設出現了新特徵,尤其是,國家安全韌性建設被納入了拜登政府的對華競爭方略中。一方面,與中國的競爭增加了美國國家安全體系的脆弱性;另一方面,贏得與中國的競爭也需要美國減少國家安全體系的脆弱性。國家安全韌性建設也影響了拜登政府的對華競爭方略,即注重培育而非汲取競爭資源、以加強經濟韌性為緣由推動對華“脫鈎”、以韌性建設引領對華軍事競爭方略的調整以及構建“韌性聯盟體系”。在中美都加強國家安全韌性建設的背景下,國家安全韌性的競爭或將成為中美競爭的新焦點。

  本期“智庫思考”欄目刊發了《琉球地位-釣魚島主權問題與東亞國際體系的和平改造》一文。該文作者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田少穎指出,近年,隨著中日東海領土和領海爭議發展,琉球地位問題和沖繩民眾反美軍基地運動日益得到關注。中日領土、領海爭端的解決和戰後美國構建的東亞國際體系能否得到和平改造有關,該體系的核心是美國使琉球軍事殖民地化。2012年以來,中國學者提出“東穩西進”戰略,中國開始向西擴展地緣空間。2013年,中國學者提出“琉球地位”問題。此後,中國戰略家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效力和後果有了新判斷,建議在適當時機提出亞太安全架構倡議,衝淡美日亞太安全同盟體系並最終使其轉型。因此,在“東穩”框架下,東亞各國應在尊重當地民意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沖繩民眾反美軍基地運動的研究和聲援,以便形成構建東亞共同體合力,防止美日安保體制藉俄烏衝突後形勢在東亞擴張,並促使其逐漸失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