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國新辦新冠病毒溯源有關情況發布會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1-07-23 00:30:16


 
  舉幾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大家比較關心的,發現病毒人傳人以後,這個病毒來自何方?是不是身邊的動物傳遞給我們人類?這個病毒會不會從人傳到動物?這就涉及到動物溯源問題。我們在疫情剛發生的時候組織了全國科技力量,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野生動物、家禽家畜進行了病毒檢測。這個檢測涉及到數十個物種,比如豬、牛、羊、雞、鴨、鵝、鴿子、火雞、野兔、野豬等,我們在比較短的時間內一共檢測了8萬多份樣品,沒有發現一例新冠病毒抗體或核酸陽性。在這個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對身邊的動物在實驗室里進行病毒的攻毒實驗,把這些動物按照易感染、不易感染或者不感染進行排隊,這樣就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知道動物溯源的一些主要方向。這是第一個工作。

  第二個工作,要找病毒來源,蝙蝠是一個焦點動物。疫情發生後,我們組織了多個團隊對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研究,主要是要研究它與新冠病毒的相似性到底有多大。剛才有幾位專家已經介紹了,蝙蝠冠狀病毒RaTG13基因組的同源性和新冠病毒達到96.2%,但是我們進一步研究發現,它在結合受體的關鍵區域(RBD區)上,氨基酸同源性僅為89.3%,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感染能力非常弱。我們進一步通過實驗研究表明,RaTG13和新冠病毒相比,它在感染不同物種上的感染能力差別是非常大的,所以專家綜合研判認為RaTG13與新冠病毒存在著較遠的進化關係。

  除了蝙蝠以外,研究人員也發現其他動物攜帶新冠相關冠狀病毒,比如最有特點的是,科學家在海關截獲的走私穿山甲中,檢測到多株冠狀病毒,其中和新冠病毒基因組同源性最高的達到92.4%,比RaTG13要低,但是它在結合受體的關鍵區域上,有一株穿山甲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氨基酸的同源性高達96.9%,而RaTG13只有89.3%。通過這些研究,科學家認為穿山甲冠狀病毒可能在新冠病毒的演化中存在一定作用。

  我們研究團隊同時還對其他方面,比如分子溯源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通過與各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溯源研究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7月19日,中國與美國、英國等國外團隊聯合發表的溯源相關論文225篇,國內研究團隊發表論文352篇,說明我們的溯源研究國際化程度還是非常高。這期間,中美醫學科研專家還就疫情防控先後開展了6次視頻交流。此外,積極加強科學研究方面的數據和信息共享,依托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建立了全球共享的新冠病毒信息庫,截至7月19日,已經收集分享全球範圍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253萬餘條,為全球177個國家和地區近30萬用戶提供了服務。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進一步認識到,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難題,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可以說任重而道遠。同時,我們更應該認識到病毒溯源工作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回答好“病源從哪裡來”這個重大命題。重任在肩,困難在前,只有沿著科學的道路堅定信心,以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科學的事實,開展科學溯源,才有可能最終揭開真相。謝謝。

  CGTN記者:

  近期有報道稱中方研究者在去年删除了已經上傳至美國NCBI數據庫的疫情早期部分病例基因序列,推測中方對溯源有所隱瞞。請問各位專家怎麼看待這個問題?謝謝。

  曾益新:

  這個事情報道出來以後,我們馬上對這個事情進行了調查、了解。過程是這樣的。報道裡面提到的序列删除的問題,是起源於武漢大學的一些研究人員他們發表的一篇論文,在一個國際刊物《SMALL》上,論文題目是《納米孔靶向測序用於準確和全面檢測SARS-CoV-2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從這個名字可以看出來這篇文章報了一種測序方法。3月份他們投稿的時候需要測序結果,就是你建立這樣一個方法,你進行了測序,你的測序結果怎麼樣。需要測序結果來判斷測序的準確性,方法是不是可靠。所以研究者將具體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測序結果上傳到美國NCBI數據庫,這個數據庫是由NIH,也就是美國國立衛生院管理的數據庫。

  6月9日,這個雜誌向研究者發送擬出版的樣稿,給他發這個樣稿。這時候研究者發現,文章中原來有的描述病例樣本病毒測序數據上傳地址的內容在審稿過程中被删除了。所以研究者認為,沒有必要再把數據存放在NCBI數據庫中,研究者於去年6月16日給NIH發郵件要求撤回數據。NIH按照工作流程自行删除,你提出要删除,就自動幫你删掉了,無需通知研究者。既然是你自己提出來的,就把它删了,也沒再通知研究者,研究者也把這個事兒給忽略了。所以從這個過程中看出來,這個研究者完全沒有去隱瞞、掩蓋的必要性,沒有這個主觀意圖。近期,研究者已將所有61個新冠肺炎樣本的244條測序相關數據上傳到中國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設的GSA數據庫,這個數據庫是公開的,全球研究人員都可以看到,都可以查詢。

  根據我們了解,這批樣本最早的采樣時間1月30日,離疫情開始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了,其實它不是早期樣本。這些序列對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能夠提供的信息和價值都是很有限的。但是美國的一位研究人員Fred Hutchinson癌症中心的Jesse Bloom沒有得到中國學者的確認,完全也不了解這個事情來龍去脈的背景下,就杜撰了所謂的陰謀論,說這是想掩蓋的。他這種陰謀論在國際輿論界造成了很不好影響,對中方研究者進行了誣蔑,對中方研究者造成了傷害,他這種做法是背離科學的,也違反了科學倫理。後來論文出來以後也遭到了許多國家專家的批評,你這個做法不科學,違反科學倫理。在疫情流行期間,民眾對於專業人員特別是科學家是高度關注,科學家的一言一行都是高度敏感的,所以每一名專家學者都應該明白我們肩上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特別是像疫情流行期間,關於疫情相關的言論,老百姓是非常關注高度敏感,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身上的社會責任,要盡自己的努力為全社會的疫情防控做出我們專業人員的貢獻,要正確地引導輿情,不要隨心所欲的去猜測,造成不好的影響,這會把全社會的疫情防控帶歪的。所以我覺得應該提醒每一位專家從這個事情上面接受教訓,意識到科學家、專家不是簡單的學者,一定是有社會責任的,要把這個重視起來。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