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中評論壇:台灣及香港青年的擔憂
http://www.CRNTT.com   2015-07-06 00:08:16


台灣大學國發所于閔如同學發表自己的見解。(中評社 高映竹攝)
 
  兩岸三地青年需要更多的交流互相啟發

  林艷在總結發言時表示,青年一代有熱情有激情,關心國家大事,是好事,我們應該鼓勵。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青年的發展,但青年一代在積極地投身於各種青年運動的過程中時,也需要冷靜地做一些思考,比如,我們的言行是否可以在這個歷史的進程中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和作用?再比如,如何跳出小我的思維,站在一個更高的格局、更大的視野下換位思考一些問題?兩岸三地青年因為成長的背景和環境不同,所以對很多問題的思考角度也會有所不同。但大家年齡相仿,交流溝通起來反而很有趣,彼此之間也會收穫很多的啟發。希望今後這樣的青年交流活動越來越多,大家廣結善緣多多結交好朋友。

  談及兩岸青年的交流,黃崇山也有不少自己的看法。他說,無論是台灣青年在大陸經商還是來大陸文化交流,在國族認同方面非常地少。兩岸交流中,改變更多的可能只是台灣青年對大陸的印象,但對國族認同的改變有限。在涉及到核能核電、同性戀等社會運動時,兩岸雙方的矛盾和對立沒有那麼多,但一旦涉及到中國議題,例如香港佔中、台灣服貿等問題時,兩岸的交流就會非常艱辛,和有限。

  黃崇山認為,如果要結束兩岸的對立,更應從兩岸青年的文化、政治交往里入手,這比起單純的遊客交流效果來得更好。我們需要懂得包容、懂得傾聽、了解對方這套論述、民族主義的建基在哪裡的人,不計利害地為這片同是華人的土地去努力的青年,共同為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去奮鬥。

  范穎薇認為,兩岸青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要有能力去判斷和解讀政治事件,把目光放遠放寬,展現對人和對社會的關懷以及對這個社會的擔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