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中評論壇:台灣及香港青年的擔憂
http://www.CRNTT.com   2015-07-06 00:08:16


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周建閩親切接待台大學子,表示歡迎。(中評社 高映竹攝)
 

  束沐說,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是立足兩岸三地的政策研究機構,現任台灣的縣市長中就有四位就是“國發所”的畢業生,而這次到訪中評社5位同學的背景,覆蓋了以上青年參政的三個層次,他們中既有在學生自治領域的精英、所內學生會幹部、與中學生廣泛接觸的兼職老師,以及來自廣東省的陸生。

  論壇進行了2個小時,兩岸三地同學就青年參政熱潮、台灣青年對看不見未來的恐懼、以及兩岸三地青年應該如何更好地進行交流等話題進行了激烈探討。

  港台青年參政熱潮緣何而起?

  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班一年級學生束沐認為,台灣青年參政熱潮主要有三個層次:第一,年輕人在社交網絡上對於政治議題、兩岸議題、以及包含中國因素的問題越來越關心;第二,年青人在群體運動中的參與度不斷呈上升趨勢,這包括在太陽花學運、2014年的反核遊行以及支持同性戀的彩虹大遊行中,台灣年青人也成為了輿論的號召者,出了不少學運領袖;第三,青年參政已進入選舉層面,年輕的高學歷人士以“第三勢力”的旗號參與競選,從地方議員、助理乃至“立委”不等,並獲得了一定的影響。

  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班一年級學生游東林認為,青年參政之所以在台灣形成熱潮,從表面來看,是因為2012年至2016年國民黨執政期間,選民中多了三個90後世代,如果計算每年的考生為20萬,那麼新選民擴充數量則達到60萬,在這些人中,大多數人都是對投票非常具有熱情的。

  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班一年級學生於閔如表示,台灣的問題有諸多方面,其中一部份是上一代和這一代的代溝。他說,2000年以後中國大陸對台灣開放,資本家得到了大多數利益,並沒有分給民眾包括我們剛剛畢業的年輕人,他們連骨頭骨髓都吃光,卻連湯都不願意分給大家。對於上一代來說知道只要努力就好,可是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說卻看不到未來。對於台灣年輕人來說,更多的是害怕,害怕唯一僅有的價值民主和自由會不會就這樣不見了?在這種恐懼下,才會有所謂青年參與政治反對運動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