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中評論壇:台灣及香港青年的擔憂
http://www.CRNTT.com   2015-07-06 00:08:16


台灣大學國發所游東林會上發言。(中評社 張爽攝)
 

  年輕人的舞台在世界 跳出小島思維更精彩

  台大國發所研究生黃崇山同學認為,其實台灣的年輕人的舞台和未來不僅僅在台灣,更應該在大陸,在世界。台灣只是一個小島,外貿型經濟的地區,裡面的工廠外移,資金外移,使得整個台灣非常“空洞化”。如果台灣的年輕人能把自己的舞台設在大陸,設在全世界,會對自己的發展更好。

  黃崇山講述了一位他認識的台灣商人發跡的故事:30年前,有個台灣人看到了龐大的大陸市場,來到了大陸做藥商銷藥品。後來,他把太太也接到上海來生活,和太太共同開了個珠寶店。幾年後,他家的珠寶店猶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國大陸開了30多家分店,這個台商收入越來越多,成為了富豪。那個台灣商人感慨地說,如果當年沒有看到大陸的廣闊的市場,絕對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黃崇山說,對於台灣未來的發展感到很擔憂。他說,20年前,台灣是四小龍。現在,台灣成了四小龍之末。台灣現在面臨很多問題,台灣的社會發展也不太好,這些問題即使洪秀柱不當選蔡英文當選了也是難以解決。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碩士研究生范穎薇同學表示,無論是香港、台灣,還是大陸的學生,都不應逃避當下問題,都應該有關注公共事務的激情和熱情,同時也需要有這樣參與政治運動的智慧。

  范穎薇以佔中為例子,她說,很佩服香港青年有這種參與政治的熱情。但她也認為,很多時候香港學生不能把政治議題放在一段歷史長河,大的時代背景和大的世界格局去看。視野太狹小,受本土思想限制,只是囿於自己的一個小島範圍內討論,所以有時候很容易人雲亦雲被煽動,缺乏自己對議題的獨立思考和深入研究。這個是不利於他們日後參與政治運動,也不利於香港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