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許振明(中評社 林艷攝) |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記者 林艷)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許振明日前出席在青海西寧舉辦的“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表示,原本以為在服貿協議簽訂後,困擾台灣已久的悶經濟將有機會獲得重大進展。但2014年3月太陽花學運占領“國會”事件的發生,卻活生生將這條生機蓬勃的經濟活路給阻斷掉,讓服貿協議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若進一步重啟談判,勢將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耗損。
許振明剖析,服貿爭議難解的嚴重性有以下幾個面向:
首先,服貿一旦延宕,首當其衝的就是兩岸關係的進展,以及後續ECFA架構下“貨品貿易協議”、“爭端解決協議”以及“投資保障及促進協議”等重要議題的談判。許振明說,日前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就明確表示,服貿協議是一個已經簽署的協議,過往兩岸協議中並沒有將已經簽署的協議重新談判的先例,一旦服貿協議被“立法院”退回要求重新談判,將會損及兩會授權協商所簽署協議的權威性,不利後續協議的談判與簽署。而一旦後續協議因服貿卡關,特別是貨貿協議,勢將衝擊台灣的出口動能,進而影響經濟成長,畢竟台灣對大陸(含香港)的出口比重可是高達四成,貿易依賴程度極深。
其次,服貿延宕將影響他國與台灣洽簽雙邊、區域或多邊自由貿易協議的意願,甚至也會阻礙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的進程。許振明說,現在與台灣經貿往來密切的國家都在觀察服貿協議後續進展,以確定是否與台灣協商FTA或RTA時,不會有國際政治的因素干擾。即使拿掉這層疑慮,服貿協議的延宕也會讓這些國家質疑台灣對服務業市場開放的決心。總的來說,台灣如果無法再與主要經貿往來國家簽訂FTA或RTA,或是不能更有效地加速融入區域經貿組織,例如被摒除在TPP及RCEP的大門外,反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貿易對手國一直搶進台灣的地盤,則台灣的出口競爭力將一點一滴流失。
最後,服貿延宕造成整個社會的對立氣氛,對經濟的影響恐是重中之重。許振明說,因為在這樣的氛圍下,政府為化解歧見已忙得焦頭爛額,勢必無法全心全力拼經濟,而全民在流於爭辯服貿的對錯中,也無法專心累積人力資本,提升自身的附加價值,這對整體社會資源來說,毫無疑問是極大的誤置與浪費。產出是由勞力、資本及技術等投入產生的,一旦勞力、資本及技術都無法提升,如何奢望經濟會大幅成長呢?
許振明說,過去台灣的經濟奇跡主要是靠著商品出口帶動經濟成長,然而近來隨著新興市場的崛起以及國際經貿板塊的移轉,台灣的商品出口動能有逐漸減弱的跡象。如何維持、甚至提升既有的出口動能,服務輸出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選項。據此觀之,服貿協議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因為透過服貿協議,不只代表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更進一步深化,也意味著台灣已經準備好邁向更開放的市場,擴大台灣與全球的連結關係。若是服貿協議一再延宕,台灣經濟可能也將一並沉淪,這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