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食”代變遷:回望軍營盤中餐
http://www.CRNTT.com   2019-10-10 14:50:44


 
  今年初,聽說夥食費標準提升的消息,教導員任剛高興極了,他連夜帶人籌劃全營新食譜的制訂——“早餐重營養、午餐重質量、晚餐重調劑。一定要依據訓練計劃、官兵身體狀況,對食譜進行針對性調整。”

  翻開該營食譜,為了“吃得科學、吃得營養、吃出戰鬥力”,任剛和司務長可沒少想辦法——高溫條件下進行高強度訓練,餐食相應增加黃瓜、綠豆;夜訓期間,炊事班組織安排夜宵;新兵入營,主食及高蛋白食物供應量相應增加……

  “不同課目訓練強度不同,不同階段官兵身體營養需求有異,在‘精准度’上做文章,才能真正吃出戰鬥力!”任剛笑著說。

  今天,隨著陸軍新型合成營的應運而生,隨之而來的是保障模式的調整——炊事員歸屬營部編制,昔日“火頭軍”正式嵌入合成保障體系。

  昔日一間房的“連隊食堂”,成了如今一棟樓的“營食堂”;昔日煙熏火燎的廚房,成了現代化操作間,燃氣灶、壓面機、蒸箱等炊事設備一應俱全……70年夥食保障模式更迭,看得見摸得著。

  給養供應模式也在變革。近年來,隨著全軍後勤社會化保障模式的推進,旅隊全面取消營連農副業生產活動,昔日鐫刻著老兵們“迷彩記憶”的菜地、豬圈,正在被一個又一個野外訓練場取而代之。

  “部隊再不用養豬種菜了,官兵們練兵備戰的氣氛更濃了,動力更足了。”任剛說。

  ■從“生活型”向“打仗型”轉變,野戰飲食訓練列入軍事訓練大綱

  往事並不如煙。

  “當年營養跟不上,身上卻有使不完的勁兒。”昔日“2塊壓縮餅幹”的故事,至今讓陳成津津樂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