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用”并重 諧振創新
突破航空動力瓶頸有多難?
航空發動機每一代的發展大約有四分之一的技術是全新的,每一個跨越其實都是基於上一代四分之三的成熟技術來做新技術,否則會遇到很多瓶頸。就像是體操裡的全能,不是某一個方面達到了先進水平即可,而要看整體水平,劉永泉對實現行業的自主創新做過深深的思考。
在開展好型號研制的同時,同樣要抓好發動機預研工作,這是劉永泉多年的執著追求。多年來,他參與多個科技攻關項目,其中數十個項目獲得各級各類科研成果。
作為某預研計劃的總研究師,研制7年多來,2000多個日日夜夜,經過數輪研究、設計和試驗迭代,劉永泉帶領研制團隊攻克了先進氣動設計、高可靠性結構設計、先進控制技術和先進工藝材料應用等各項技術關鍵。為了確保全新目標,劉永泉帶領年輕人從基礎研究做起,大膽嘗試新方案,采用全新自主設計。他還親自到承制廠協調,采取全新措施,現場不斷人解決銜接各種技術問題;各類試驗創造條件、准備周密,進度小步前進,盡量避免閃失。勝不驕,敗不餒,在取得進展時,周密安排,毫不放鬆;在遇到困難時,攻堅克難,決不放棄。辛勤努力的付出,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十二五”科研任務圓滿完成!實現了自主研發航空發動機重要裡程碑的突破,為國家“兩機”重大項目實施奠定了很好基礎。
作為國防項目“整機振動技術研究”課題的首席專家,劉永泉和他的研制團隊一起,在轉子動力學研究的基礎上,嘗試用概率設計方法,對整機振動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通過確定工藝參數、力學參數及對整機振動的影響關系等,創新性地提出發展整機動力學,為解決國產發動機使用中最重要的振動問題,加快國產發動機的成熟及後續發動機的研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開辟了新的途徑。劉永泉說,這個課題之所以意義重大,是因為它解決的是共性問題,這不是某一個產品的提升創新,而是對整個行業技術進步的推動。作為一個從事航空發動機研制的科技工作者,推動整個行業進步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劉永泉帶領科研人員,通過總結我國大中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經驗,對比國外發展的歷程和差距,對我國大中型航空發動機發展道路、關鍵技術及發展對策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全面規劃發動機研究院、動力所“十三五”及中長期航空動力發展規劃,為推動自主研制能力的提升貢獻著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