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防止經濟增長實際速度低於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6-27 09:01:07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防過冷是新階段宏觀經濟治理的基礎性任務。防過冷是一個關鍵詞,今天要防過冷,恐怕相當長的時間都要防過冷。

  北京日報發表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教授李稻葵文章表示,過去幾年,中國經濟都是偏冷,為什麼?我們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頭幾十年,國家治理改革的主要工作是什麼?簡政放權。簡政放權這個主題在過去很長時間之內使得我們的微觀經濟主體變得非常活躍,所以那個時候經濟過熱是主題。

  相比之下,過去十幾年國家治理的總體目標是規範、有序。以規範、有序為主要目標的治理在宏觀經濟方面的副作用就是宏觀經濟偏冷,因為總體上講治理能力提高了,要強調規範有序,微觀經濟活力難免會受影響,反映在宏觀經濟運行上就是過冷。

  什麼叫宏觀經濟過冷?

  文章分析,宏觀經濟過冷指的是實際經濟運行的速度低於潛在的經濟增長速度。當前以及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潛在的經濟增長速度將是非常好的。經濟增長潛在速度無非取決於三個要素,用字母表示就是KPL。

  第一是K,就是資本。中國的儲蓄率高,保守地說,中國經濟的宏觀經濟儲蓄率至少是35%,這麼高的儲蓄率是保證持續投資的基礎,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可以化解歷史上形成的不良債務,包括目前高企的地方債。本世紀初,中國經濟成功改造了四大國有銀行,處置了它們的巨大的不良資產,靠的就是高儲蓄。

  第二是P,指的是效率。提高效率靠什麼?一個基本因素是研發。中國的研發能力現在是比十幾年前大大提高了,研發的總支出量按現價美元計算跟美國非常接近,2025年應該會超過美國。如果按照實際的研發的支出的購買力,那比美國還多了,因為中國的工程師沒有美國工資高,而且中國一年培養400多萬純工程類的大學畢業生,比全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之和還要多。

  L是勞動力,確切地說是人力資源。不認為我們應該有人口焦慮,因為儘管人口總量上升可能已經見頂,但是人力資源總量還在上升,因為健康活躍的人口的總量在上升。現在男性平均68歲前一般都不會有慢性病,屬於活躍人群,另外平均受教育水平不斷上升,人力資源總量就是健康的人口乘以平均受教育水平,到2050年中國的人力資源總量,按2020年標準算的話,高達14.66億,仍然是世界第一的,所以不要有人口焦慮,不能把經濟過冷的原因推給人口。

  既然經濟增長潛力是有的,那麼,為什麼我們增長的實際速度低於潛力?過去10年以來增長速度逐年下滑,每年下滑0.32%,這個態勢必須逆轉。根本的原因是,以規範、有序為目標的國家治理改革,反映在宏觀經濟方面,就宏觀經濟的運行容易過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