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防止經濟增長實際速度低於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6-27 09:01:07


 
  宏觀經濟治理工作思路要變,要從過去防過熱變成防過冷

  文章認為,根據以上分析,我們的經濟工作,包括宏觀經濟治理工作,整體思路要變,要從過去防過熱——比如過去房地產過熱——變成防過冷。根本的思路要改變,要克服思維的慣性。根本的是呼籲政府部門的工作思路要改變。我們研究院長期推動的政府與市場經濟學研究發現,一個市場經濟搞得好不好,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其關鍵是政府的激勵要搞對,現在政府的激勵要調整,要改變政府經濟調控的思路,要把防過熱變成防過冷的成果作為評價各級政府工作的關鍵指標。

  如果中國經濟長期過冷,長期運行在經濟增長潛力之下的話,那麼我們就有重大風險,甚至可能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最大風險。

  為什麼這麼講?如果經濟長期過冷,失業的問題愈發嚴重,社會的穩定就會有挑戰。如果經濟長期過冷,研發動力也下降,因為研發出來東西沒有產品需求,科技進步也會放緩。如果經濟長期過冷,國際影響力,包括我們的軍備能力都會放緩。我們趕超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的趨勢或者步伐可能都會受阻,這恐怕是一個基礎性的長期的風險,必須高度重視。

  中國經濟、中國的百姓是有活力的,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是有的

  文章指出,防過冷是有辦法的。中國經濟、中國的百姓是有活力的,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是有的,也有辦法釋放潛力。

  第一,短期內呼籲盡快推出幫助消費恢復的政策。具體說來,在支付環節補貼。不管買什麼產品,一年半年之內在支付環節你要用銀聯(信用卡或借記卡)、支付寶、微信支付,政府馬上就給你5%—10%的補貼,當然有上限。支付環節補貼的好處是不偏向於任何一方,不是說補貼汽車不補貼電腦,這不公平,在支付環節全部補貼。有人說養懶人不好,不能這麼講,這是幫助老百姓恢復消費信心的重要舉措。

  上海市的經驗非常好,上海拿出了10個億在支付環節補貼消費,他們發現,10個億的政府支出拉動了40個億的消費,因為商家也願意跟進,老百姓也願意增加消費。如果中央政府拿出,比如說5000億,根據上海的經驗,最後就是2萬億的消費,我們的稅收體制是流轉稅為主,2萬億的消費馬上又變成了財政5000億的稅收,最後政府沒有增加1分錢的財政支出,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不做?

  有人會問這是不是不公平,是不是又給了高收入人群補貼?其實中高收入人群缺的是時間,他們不消費,主要是忙不過來,坦率地講,最後能用得起消費券的,相信是有時間想消費,但是缺錢的中低收入人群。

  第二,要想方設法鼓勵民營經濟能夠繼續投資。怎麼辦?要明確民營經濟的政治地位,不僅要講“兩個毫不動搖”,而且從根子上講,民營經濟跟國有經濟一樣,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的經濟基礎。民營企業發展了,增加了就業,交了稅收,貢獻了科技進步,讓我們的國家治理能力、國家治理體系更加強大更加健全,難道不是鞏固了經濟基礎嗎?這個話要講,要明確民營經濟的政治地位,這樣更加從根子上給民營企業家們吃定心丸。

  呼籲從現在開始整體的經濟工作,包括宏觀治理的工作,整體思路要轉變。如果整體思路能夠轉變的話,中國經濟一定能夠回到比較健康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GDP相比2020年翻一番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