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積極面對慢性疼痛,提高防治意識
http://www.CRNTT.com   2022-10-28 15:59:03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據人民網報道,當疼痛來襲,您選擇積極就診還是忍一忍?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狀,慢性疼痛是疾病。如何正確認識疼痛?有哪些常見的疼痛類型?怎樣有效預防和應對疼痛?近日,多位專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疼痛是一種預警信號

  疼痛是人體最直接、真切的感受之一。“醫學是隨著人類痛苦的最初表達和減輕這份痛苦的最初願望而誕生的。”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主任樊碧發教授介紹,疼痛是人體的報警信號,例如正常人碰到發燙的水杯會馬上縮手,這就是因為疼痛而產生的一種本能保護反應,它使人們避免了受傷的危險,但若長期疼痛得不到有效治療,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精神狀態,“以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為例,其疼痛涵蓋了大部分神經病理疼痛的表現,例如刀割樣疼痛、針刺樣疼痛、麻木痛等,令人苦不堪言”。

  “當前,我國疼痛患者超3億人,且正以每年1000萬—2000萬的速度增長。”樊碧發介紹,常見的疼痛有以下幾類:

  一為頸肩腰腿痛,在中老年常見疼痛中幾乎占一半左右,公衆熟知的頸椎病、腰椎病、骨關節炎、肩周炎等一系列疼痛性疾病都屬於此類。中老年人是頸肩腰腿痛類疾病的最大患病人群,在人體退行性病變—老化過程中,首先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頸肩腰腿痛問題。

  二為神經病理性疼痛,例如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中老年人易患的帶狀疱疹相關性疼痛、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這類疾病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三為癌性疼痛,這類疼痛治療難度大、疼痛程度劇烈。

  此外,頭面部疼痛、肌肉軟組織疼痛等也是常見的疼痛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